字好书
送苏迨

《送苏迨》

时间: 2025-07-27 08:41:38

诗句

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飘扬今有种,清谈绝倒古无传。

出尘悟解多为路,随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无日,几时笔札到林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1:38

原文展示

送苏迨
作者:陈师道(宋代)
胸中历历著千年,
笔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飘扬今有种,
清谈绝倒古无传。
出尘悟解多为路,
随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无日,
几时笔札到林泉。

白话文翻译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迨的送别之情。诗人回顾千年的文化积累,认为自己的笔墨能够如江河般奔流不息。赞美真正的文字和思想虽有流传,但如今却少有清谈的风范。诗人感慨修身养性之路艰难,世俗的功名对他而言只是轻微的鞭策。对未来的相聚充满忧虑,不知何时能再相见,期待能通过书信与友人交流。

注释

  • 历历:清晰可见,形容记忆深刻。
  • :奔向,流向,这里指笔下的文字如水流般涌出。
  • 真字:真正的文字,指有深度的思想表达。
  • 清谈:清雅的言谈,指高雅的讨论或交流。
  • 出尘悟解:超脱尘世的领悟与解脱。
  • 小著鞭:微不足道的名利追求,如同轻微的鞭策。
  • 笔札:书信,指书面的交流。
  • 林泉:指隐居的地方,象征宁静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千年:可能指文化传承的悠久历史,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 白首相逢:白发苍苍时再相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大梅,号松溪,南宋时期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表达对自然和友人的思考与感悟。他的诗作常具有哲理性,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苏迨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在宋代,士人往往以诗文相赠,以此表达情感与祝福。

诗歌鉴赏

《送苏迨》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头,诗人以“胸中历历著千年”开篇,展现了其对文化积淀的深刻理解,仿佛千年历史在心中历历在目。接着以“笔下源源赴百川”的生动比喻,表达自己对文字创作的热爱与执着,强调诗歌和思想的源源不断。如同奔流的江河,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传递给他人。

“真字飘扬今有种,清谈绝倒古无传”,诗人对当今文字与古代的对比,表现出对当下文化的忧虑。虽然字句依然飘扬,但真正的思想交流却愈加稀缺,令人感到失落。接着,诗人转向自我反思,认为出尘的领悟与世俗名利相比更为重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最后两句是诗歌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担忧。白首相逢之时是否已无可能,令人感伤。这种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使诗歌既有情感的厚度,又充满了哲理的深邃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与体会。
    • 第二联:强调自己的创作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
    • 第三联:对当今文字的关注与古代交流形式的失落形成对比。
    • 第四联:抒发对出世之道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 第五联:感慨与友人重逢的可能性,充满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笔下源源赴百川”,形容文字创作的生动。
    • 对仗:如“出尘悟解多为路,随世功名小著鞭”,对比出尘与世俗的不同追求。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人苏迨的送别,探讨了文化传承、友谊珍贵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修养的追求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 千年: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百川:象征着思想的广泛与流动。
  • 白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林泉: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胸中历历著千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思念
    • B. 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 C. 对生活的无奈
  2. “笔下源源赴百川”中的“百川”比喻什么?

    • A. 诗人的流亡
    • B. 文字的丰富多样性
    • C. 自然景观
  3. “白首相逢恐无日”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 A. 期待重逢
    • B. 对时间流逝的忧虑
    • C.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陈师道的《送苏迨》均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情感直接;而陈师道的则更为内敛,蕴含深思。两者通过不同的情感表达和风格展现出各自的文学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收录与分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对古代文学的系统研究与解读。
  • 陈师道相关研究资料与文集。

相关查询

大椿(太母庆七十) 失调名 次韵李汉老参政重阳前游泉州东湖 琴操·履霜操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 政府生日四首 其三 点绛唇 政府生日四首 宫词三十三首 谢钱处和惠握青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闭关主义 玄字旁的字 蛊伪 涂歌巷舞 包含通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恶居下流 有本有则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舌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卝字旁的字 恪守成式 嗟矜 包含胶的成语 弃秽 革故鼎新 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耕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