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6:23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
榴花香逐湿风飞。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
秋光预若借些儿。
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
天气时而阴雨,时而晴朗,温度变化无常。
石榴花的香气随湿风飘荡。
绿色的云层翻滚着,翠绿的波浪翻腾,水流急速地向前奔去。
谁能理解这份清凉的意味呢?就像珊瑚枕头,只有冷意最先知晓。
秋天的光辉似乎还在借用一些时间,
只剩下金色的麦子在喧闹,轻纱似的月光也开始闪耀。
“珊瑚枕”中的“珊瑚”往往象征着美好、清凉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刘过,字德懋,号白云,宋代词人,以清新自然和细腻情感著称。他的词风清丽,富于生活气息,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临江仙(四景)》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四季变化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临江仙(四景)》是一首描绘四季变幻的词作。开篇“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多变的天气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接下来的“榴花香逐湿风飞”描绘了初夏时节,石榴花的芳香在潮湿的风中飘荡,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随后,诗人通过“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水流的急促与景色的变化,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在“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中,诗人以“珊瑚枕”作为比喻,表达了对清凉意境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沉静的思考。末尾的“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则通过金色的丰收与轻柔的月光展示了秋天的丰盛与宁静,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四季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四季画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四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天时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诗人借此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半雨半晴”描绘的是哪种天气状态?
A. 大雨
B. 多云
C. 阴晴不定
D. 晴朗
“榴花香逐湿风飞”中的“逐”字意思是?
A. 追逐
B. 随着
C. 离开
D. 变动
“谁识清凉意思”中“清凉”指的是什么?
A. 温暖
B. 冷静
C. 清新的感觉
D. 干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