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36
原文展示:
少小事编简,渊源极沿洄。不自测其深,津涯信悠哉。既长务修省,日以德义培。一篑敢中画,期之至崔嵬。振缨仕明庭,鸳鹭忝游陪。蹇修无嗣者,谁可吾与媒。吐艳落晚春,蔫然抱枯荄。因人寔自耻,寂寞余敢哀。何当清泠泉,襟裾濯氛埃。故山有松菊,待赋归去来。
白话文翻译:
从小研读经典,学问渊源深远。不自量其深浅,学海无涯真悠长。长大后注重修身反省,日日以德义培养自己。一筐土不敢中途放弃,期望达到高耸的山巅。在明亮的朝廷任职,与同僚们共事。但无人继承我的学问,谁能成为我的媒人?花朵在晚春凋谢,枯萎地抱着枯根。因人而感到羞耻,寂寞中我敢哀叹。何时能在清澈的泉水边,洗涤衣襟上的尘埃。故乡的山中有松菊,等待我写《归去来兮辞》。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遣兴三首》是他在晚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学问、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历经官场沉浮,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诗中表达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展现了文同一生的学问追求和人生感悟。诗中,“少小事编简,渊源极沿洄”描绘了他从小对学问的深厚兴趣和不懈追求,而“既长务修省,日以德义培”则体现了他成年后的修身养性和道德追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振缨仕明庭”和“蹇修无嗣者”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学问传承的忧虑。最后,“何当清泠泉,襟裾濯氛埃”和“故山有松菊,待赋归去来”则流露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文同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文同对学问的追求、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自述的方式,展现了他一生的学问追求和人生感悟,体现了他的修身养性、道德追求和对故乡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文同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学问的追求 B. 对官场的失望 C.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D. 以上都是
诗中的“一篑敢中画”比喻什么? A. 做事不半途而废 B. 学问的深远 C. 官场的明亮 D. 归隐的向往
诗中的“故山有松菊”象征什么? A. 故乡的自然风光 B. 学问的源头 C. 官场的明亮 D. 归隐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