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庄

《春庄》

时间: 2025-05-04 03:22:13

诗句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13

原文展示: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兰草的茂密小径旁,城外则是盛开的李桃园。
怎能知道世间的事是如此宁静,竟不觉间鸟儿的叫声是那么喧闹。


注释:

  • 兰叶径:指的是山中兰花生长的小路。兰花在古代被视为高雅的花卉,象征着清雅和高洁。
  • 李桃园:指的是城外种植李树和桃树的果园,象征着富饶与生机。
  • 岂知:怎么能知道,表述一种意外和无奈的情感。
  • 人事静:指世间的事情安静和平。
  • 鸟声喧:鸟鸣声喧闹,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忙。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兰叶”、“李桃”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用以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勃,字子安,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649年,卒年不详。王勃以其骈文和诗歌闻名,尤其是《滕王阁序》流传甚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王勃的诗作多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春庄》这首诗创作于自然环境优美的春季,表现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生机。


诗歌鉴赏:

《春庄》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短诗,其内容简练而富有诗意。诗中的“兰叶径”和“李桃园”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兰叶的小径暗示着高雅和清静,而城外的果园则象征着丰收和繁荣。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和谐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淡然与超然。最后一句“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外界的喧闹与繁华,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活与自然、宁静与喧闹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中兰叶径:描写山中的小路旁长满了兰花,给人一种幽静、高雅的感觉。
  2. 城外李桃园:在城外的果园中,李树和桃树盛开,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丰收的希望。
  3. 岂知人事静: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似乎在说:怎么能知道,世间的事情是如此的安静呢?
  4. 不觉鸟声喧:在这种宁静中,竟然没有意识到鸟儿的叫声是那么的喧闹,暗示了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热闹之间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兰叶径”与“李桃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声的“喧”,让自然的声音似乎具有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对世事的哲思与淡然。诗人希望在繁华与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兰叶:象征高洁与优雅,代表诗人对自然清雅的一种向往。
  2. 李桃:象征生机与丰饶,传达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3. 鸟声:象征自然的喧闹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兰叶”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高洁 C. 喧闹 D. 悲伤

  2. 填空题:诗中“岂知人事静”的意思是____

  3. 判断题:此诗主要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对/错)

答案

  1. B
  2. 怎么能知道世间的事是如此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 《春晓》——孟浩然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王勃的《春庄》和孟浩然的《春晓》,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但王勃的《春庄》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的关系,而孟浩然的《春晓》则更直接地表现春天的早晨和对生活的享受。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勃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为邻人有怀不至诗 咏菰诗 咏甘蕉诗 咏杜若诗 咏芙蓉诗 西地梨诗 咏梨应诏诗 园橘诗 咏梧桐诗 咏孤桐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娈童 包含疠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肆意为虐 同庚 干父之蛊 玉液金浆 不涯 病字头的字 形于颜色 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器刃 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顺天应人 仰高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