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8:10
春日还郊
作者:王勃 〔唐代〕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春日的郊外游玩,心情悠然自得,携带着手杖前往山间的泉水。草地上新绿的草丛像新带子一般缠绕,榆树的青色叶子点缀着古老的铜钱。水边的鱼床逐渐侵入岸边,鸟儿的飞行路径进入了山间的烟雾。再一次题写平子(平子赋),花树在春天的田野中盛开,满目繁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平子赋”是王勃的作品之一,表现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王勃以其高远的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唐代著名诗人,与高适、崔颢并称。王勃一生短暂,但其诗词作品极具才华,尤其以《滕王阁序》而闻名。王勃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怀。
创作背景
《春日还郊》创作于王勃的青年时期,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以悠闲的心情游历郊外,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与向往。
《春日还郊》是一首描绘春日郊游的诗,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与自然的美感。开篇两句“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的郊外适合散心和交流。接着,诗人以“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景,草地的绿意和榆树的青色交相辉映,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两句则通过水与鸟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春日的气氛,水面与岸边的关系,鸟儿飞翔的路径,展现出一种自由而宁静的自然状态。最后一句“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不仅表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还传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草绿萦新带”中的比喻,将草的颜色与新带相提并论,使人感受到春的生机;“榆青缀古钱”,则通过将榆树叶子比作古钱,展示了时间的积淀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他闲适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日还郊》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勃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岩泉”是指什么?
A. 山间的泉水
B. 河流
C. 湖泊
“草绿萦新带”的意思是?
A. 草地上有新的带子
B. 草地的绿色如同新的带子
C. 草地上有很多颜色
诗中“鸟路入山烟”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繁忙的城市生活
B. 自由与宁静的自然景象
C. 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春日还郊》与杜甫的《春望》同为描写春天的诗作,但王勃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关注国事与个人的忧虑。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但在情感基调上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