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1:18
忆秦娥 隔湖望柳
作者: 沈允慎 〔清代〕
东风急。两堤垂柳平湖隔。平湖隔。烟笼初月,柔丝如织。睡眉冷眼曾相识,诗魂绾向青青隙。青青隙,宿寒犹滞,啼莺无力。
春风急促地吹来,湖两岸垂柳相隔着平静的湖面。湖面隔着远方的风景,烟雾缭绕在初升的月亮下,柔软的柳丝仿佛在织造美丽的图案。曾经熟悉的睡眉和冷眼,在这样的夜晚又让我想起;我的诗魂依然缠绕在那青青的空隙中。那青青的空隙中,宿寒的气息仍然停滞不前,啼叫的黄莺似乎也力不从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境和情感却与古代的离别、思念等诗歌主题相关,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表达。
作者介绍
沈允慎,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他的诗风多受文人雅集影响,注重意境与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清代,正值国力较强、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求灵感,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流露出的思念与孤寂,可能源于对远方亲友或恋人的怀念。
这首《忆秦娥 隔湖望柳》通过描绘春风、柳树、湖面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东风急”便引入了春的气息,迅速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接着“两堤垂柳平湖隔”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诗人用“隔”字传达了遥远的距离感,暗示了思念的对象可能身处远方。
“烟笼初月,柔丝如织”一句,不仅描绘了月色的朦胧,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神秘感。在“睡眉冷眼曾相识”中,诗人似乎在回忆与某个熟悉的人相处的时光,这种亲切感与孤独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的情感核心。最后“啼莺无力”则将情绪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无力感,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意象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体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叹,体现了人对生活、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初月”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希望
C. 绝望
D. 愤怒
“睡眉冷眼曾相识”中的“睡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人的面容
C. 一种情感
D. 一种景物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与不满
D. 无聊与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词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