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3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32:24
作者:黄燮清 〔清代〕
过清明一番轻软,新黄都在垂柳。
东风细逐平芜远,吹送钿车罗袖。
春似绣。都付与才人滴粉搓酥手。
绯桃谢否。乍急雨跳珠,飞花湿锦,幽涧玉琴奏。
江南望,空自登临念旧。
沈酣聊学犀首。
新亭无限河山泪,遣恨暂销杯酒。
莺燕瘦。怅六代琼枝又到飘零后。
闲鸥梦久。待笛谱同修,渔篷稳坐,尘事且缄口。
清明过后,春天显得轻柔而温暖,嫩黄的柳条在垂垂而下。
东风轻轻地吹拂,带走了远处的平原,送来了钿车和罗袖。
春天似绣,所有的美好都在才子们的指尖绽放。
绯桃花已经凋谢了吗?忽然间,春雨如珠般落下,飞舞的花瓣湿润了锦缎,幽幽的山涧中玉琴轻声奏响。
站在江南的高处,徒然怀念往昔。
醉眼朦胧中,试图模仿那犀牛的悲鸣。
新亭中无尽的河山泪水,借酒消愁暂时忘却。
黄莺和燕子都显得瘦弱,感叹六代之后的琼枝又一次飘零。
闲适的鸥鸟梦长久,待到笛声谱成曲调,渔舟安稳坐定,世俗的烦恼暂且闭口无言。
作者介绍:黄燮清,生于清代,字子澄,号蔚山,江苏人。黄燮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丽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春景、江南风光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暮春时节,诗人应友人之邀,聚集于湖上,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世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本诗以清明时期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自然之美。开篇即描绘了春光中的细腻景象,清明过后,春暖花开,柳条轻垂,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随着东风的吹拂,春天的气息愈加浓厚,诗人用“钿车罗袖”来形容春天的华丽与柔美,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交融,春雨如珠,花瓣湿润,琴声悠扬,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画面。诗中“江南望,空自登临念旧”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思念与惆怅。随着时光的流逝,怀旧的情绪愈加深重,诗人无奈中提及“遣恨暂销杯酒”,表达了一种借酒消愁的无奈与无助。
最后,诗人用“闲鸥梦久”和“尘事且缄口”来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与人生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逃避,表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钿车”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江南的情感是:
诗中的“闲鸥梦久”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