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42
风入松(赠蒋道录溪山堂)
作者: 张炎
门前山可久长看。
留住白云难。
溪虚却与云相傍,
对白云何必深山。
爽气潜生树石,
晴光竟入阑干。
旧家三径竹千竿,
苍雪拂衣寒。
绿蓑青笠玄真子,
钓风波不是真闲。
得似壶中日月,
依然只在人间。
在门前的山可以长久地欣赏,但要留住白云却很难。溪水空灵,反而与白云相伴,何必深山才能对着白云呢?清爽的气息悄然滋生在树石之间,阳光明媚地透过栏杆。旧日的家中,三条小径竹林密布,苍白的雪花拂过衣袍让人感到寒冷。身着绿色蓑衣,头戴青色斗笠的道士,垂钓在波浪之中并不是那么悠闲自在。若能像壶中日月那样自在,实际上仍然只是在人间。
作者介绍:张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悠远的意境与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张炎对蒋道录(蒋士铨)寄情于山水之所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索,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这首《风入松》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开头几句,诗人用“门前山可久长看”来引入,突显出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但随即转入“留住白云难”,表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溪虚却与云相傍”,将溪水与云彩的相互映衬表现得生动而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爽气潜生树石,晴光竟入阑干”中,诗人描绘了阳光透过栏杆的景象,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气息,以及阳光普照下的生机勃勃。接着“旧家三径竹千竿”,描绘了家乡的竹林景致,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绿蓑青笠玄真子”,描写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随即揭示了“钓风波不是真闲”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思索。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雪拂衣寒”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温暖的阳光
B. 寒冷的雪花
C. 烈风的吹拂
“得似壶中日月”中的“壶中日月”比喻的是?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自在状态
C. 自然的景色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悠闲向往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