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06
南楼令
作者: 张炎 〔宋代〕
风雨怯殊乡。
梧桐又小窗。
甚秋声今夜偏长。
忆著旧时歌舞地,
谁得似牧之狂。
茉莉拥钗梁。
云窝一枕香。
醉瞢腾多少思量。
明月半床人睡觉,
听说道夜深凉。
这首词表达了一种在风雨中对故乡的怯懦之感,梧桐树下的小窗户透出幽静的气息。此时的秋夜,风声和雨声交织,显得格外漫长。词人回忆起往日的歌舞场景,感慨如今无人能比得上那种狂放。茉莉花的香气缭绕在头发上,仿佛在梦中沉醉,思绪万千。明月高悬,半床人在梦乡中沉睡,听说夜深之时,凉意袭来。
作者介绍:张炎(约1160年-1230年),字仲明,号云溪,宋代词人,以其情感细腻、风格独特而著称。他的词多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感受,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代中期,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使得许多文人感受到故乡的离愁与思念。这首词正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南楼令》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词作,张炎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夜的孤寂与往日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开篇的“风雨怯殊乡”便表现出对故乡的思恋与不安,接着“梧桐又小窗”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仿佛在暗示词人的孤独与思索。随着词意的深入,回忆的情绪愈发强烈,尤其是“忆著旧时歌舞地”,让人感受到那种对美好往昔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结尾部分“明月半床人睡觉,听说道夜深凉”,在月光下,词人虽在梦中,却难以逃避思念的凉意,情感的深度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动人。
诗词测试:
《南楼令》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张炎
D. 白居易
词中“风雨怯殊乡”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生活的无奈
词中提到的“茉莉”主要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美好与芬芳
C. 凉意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张炎的词更偏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往日欢乐的怀念,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对爱情的追忆与感伤。两者在意象使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