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10
村路
作者: 周端臣 〔宋代〕
雨馀村落迥,祇有鹊营巢。
一径晓烟合,千林春翠交。
断桥斜搭板,破屋倒铺茅。
闻说蚕初浴,柴门不敢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雨后,村落显得格外清幽,只有喜鹊在树上搭巢。一条小路在晨雾中隐约可见,千林绿意盎然。断桥斜搭着木板,破落的屋子上铺着茅草。听说蚕正在洗澡,我不敢轻易敲响柴门,怕打扰了宁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在宋代,农村生活相对宁静,诗人通过对乡村自然的描绘,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雨后散步中产生的灵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周端臣的《村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典雅静谧的乡村画面。开篇的“雨馀村落迥,祇有鹊营巢”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的环境中,雨后的空气清新而宁静,村落显得格外偏僻,唯有喜鹊在树上安静地筑巢,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也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淡。
接着,诗人通过“一径晓烟合,千林春翠交”描绘出早晨的烟雾与春天的绿意交融,生动展现了早晨乡村的美丽景象。这种美丽让人心生向往,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蓬勃。
“断桥斜搭板,破屋倒铺茅”则通过对破旧桥梁和屋舍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苍凉与沧桑的感觉,这不仅是对物质贫乏的感慨,也是对乡村生活另一面的真实反映。
最后一句“闻说蚕初浴,柴门不敢敲”,则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蚕在洗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柴门不敢敲”则体现出对这一宁静的珍视与尊重。
整首诗通篇流露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息,展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周端臣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的乡村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的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宁静的乡村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乡村的宁静
C. 战争的惨烈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哪个?
A. 鸭子
B. 喜鹊
C. 画眉
诗人为何“不敢敲柴门”?
A. 害怕打扰宁静
B. 门锁坏了
C. 不认识主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周端臣的《村路》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