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3:01
乡路穿京过,宁心去少同。
日斜寻阔碛,春尽逐归鸿。
独树河声外,凝笳塞色中。
怜君到此处,却背老莱风。
这首诗描写了在送别友人的路上,诗人心中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惆怅与不舍。乡间的小路穿过京城,友人宁静的心情让我感到少有相伴。夕阳西斜,照亮了广阔的沙砾,春天已经结束,归鸿正随风而去。独自一棵树在河边,凝视着塞外的景色。怜惜你来到此地,却又不得不背离那种老莱子般的闲适心境。
曹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边上送友人归宁》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春日暮归时的感受。
这首诗在意境上非常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的“乡路穿京过”表现了诗人对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穿越和对往昔的回忆,而“宁心去少同”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随着日落西斜,诗人与友人相伴的时光渐行渐远,诗人心中对友人的留恋愈加明显。
“独树河声外”这一句则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景象,树木和河流静默无声,仿佛在为送别的情景增添了一份惆怅。最后一句“怜君到此处,却背老莱风”,不仅表现了对友人的怜惜,也暗含了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思考。整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形成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情感氛围。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人是哪个朝代的?
“宁心去少同”中的“宁心”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归鸿”象征什么?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间”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感,而曹松的《边上送友人归宁》则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离别的惆怅与孤独感。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更加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