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西曲罥衣迷去路

《临江仙·西曲罥衣迷去路》

时间: 2025-07-27 22:17:18

诗句

西曲罥衣迷去路,雪销断岸无痕。

寻花不拟到前村。

暖风初转袖,小径忽开门。

却忆临塘桥下马,暗香不是黄昏。

人生南北与谁论。

岭梅花树下,闲听蜜蜂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17:18

原文展示:

临江仙·西曲罥衣迷去路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西曲罥衣迷去路,雪销断岸无痕。
寻花不拟到前村。
暖风初转袖,小径忽开门。
却忆临塘桥下马,暗香不是黄昏。
人生南北与谁论。
岭梅花树下,闲听蜜蜂喧。

白话文翻译:

在西曲的地方,轻柔的衣裳使我迷失了去路,雪融化后,岸边没有留下痕迹。
我寻花的心情并不打算去前村。
暖风刚刚拂动我的衣袖,小径忽然打开了一扇门。
我却想起了在临塘桥下骑马的场景,暗香并不是黄昏时分的气息。
人生的南北归属与谁可以讨论呢?
在岭梅花树下,悠闲地倾听蜜蜂的喧闹。

注释:

  1. 西曲:指的是西方的歌曲,可能暗指一种轻快的音乐。
  2. 罥衣:轻盈的衣裳,象征着柔软和美好。
  3. 雪销:雪融化,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4. 寻花:指寻觅花朵,象征着寻求美好事物。
  5. 临塘桥:指的是一座桥,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的地方。
  6. 暗香:指花香,常用来形容芬芳的气息。
  7. 人生南北:表示人生的不同方向或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温暖的春风和花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歌鉴赏:

《临江仙·西曲罥衣迷去路》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词作。开头两句以“西曲罥衣”描绘了一个轻盈而迷人的春日场景,诗人仿佛被这美好的景色所迷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接着,诗人提到“雪销断岸无痕”,通过对比,表现出春天的来临与冬天的结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寻花不拟到前村”一语,诗人并不急于去前村寻觅花朵,而是享受当下的温暖与宁静。此时的小径忽然打开,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诗人得以回忆起“临塘桥下马”的过往。这段回忆中,暗香不仅是花香,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诗人以“人生南北与谁论”一问,引发对人生方向与选择的深思。在岭梅花树下,诗人闲听蜜蜂的喧闹,形成了一种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氛围。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淡然。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西曲罥衣迷去路”:描绘春日的轻盈与迷人,令人向往的景色使人迷失方向。
    • “雪销断岸无痕”:雪融化,春意盎然,暗示着过往的痕迹已不再。
    • “寻花不拟到前村”:不急于寻花,表现出一种悠闲的态度。
    • “暖风初转袖,小径忽开门”:暖风拂袖,暗示着春的气息,小路的开启仿佛是新的机遇。
    • “却忆临塘桥下马”:思绪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增添了回忆的情感。
    • “暗香不是黄昏”:暗香与黄昏的对比,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人生南北与谁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带有哲理的意味。
    • “岭梅花树下,闲听蜜蜂喧”:在安静的环境中体会生活的美好。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花香比作人生的美好,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拟人:蜜蜂的喧闹仿佛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艺术美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西曲:象征着音乐与春天的柔美。
  • 罥衣:象征着轻盈与迷人,代表风的轻柔。
  • 暖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生机勃勃。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好,常代表高洁的品格。
  • 蜜蜂:象征着勤劳与生命的活力,增添了自然的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曲”主要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歌曲
    • C. 一种舞蹈
  2. “暗香不是黄昏”中“暗香”指的是什么?

    • A. 迷雾
    • B. 花香
    • C. 酒香
  3.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 A. 迷茫
    • B. 追求
    • C. 淡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江城子·密州出猎》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清新气息,但更侧重于自然之美。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狩猎的场景展现豪情,与刘辰翁的宁静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词人研究》

相关查询

永遇乐(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永遇乐 永遇乐 其四 酣吟 永遇乐 己巳三月初四寿绿腴君次坡公韵 永遇乐 再用稼轩《投老空山》韵自遣 永遇乐 秋暮登镇江北固山淩云亭用稼轩韵 永遇乐 用稼轩北固亭怀古韵题《黄山图》寄国武、宗亨 永遇乐 和东坡韵 永遇乐 永遇乐(为洛滨横山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谍的词语有哪些 对半 己字旁的字 鲁鱼亥豕 鸟惊鼠窜 前识 岁华 雨字头的字 黑字旁的字 三省吾身 无瑕白玉 雕虫小艺 屋乌推爱 缶字旁的字 包含飨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储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