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3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37:38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灯共墙檠语。记昨朝芒鞋蓑笠,冷风斜雨。月入宫槐槐影淡,化作槐花无数。恍不记鳌头压处。不恨扬州吾不梦,恨梦中不醉琼花露。空耿耿,吊终古。千蜂万蝶春为主。怅何人老忆江南,北朝开府。看取当年风景在,不待花奴催鼓。且未说春丁分俎。一曲沧浪邀吾和,笑先生尚是邯郸步。如秉苘,续残炬。
灯光和墙上的烛影在交谈。记得昨天下雨时,我穿着芒鞋和蓑衣,冷风斜斜地吹着。月光透过宫槐,影子淡淡的,化作无数槐花。我恍惚间不记得当年在鳌头的日子。我不恨扬州的梦境,只恨在梦中不能醉饮琼花的露珠。空荡荡的,不由得感叹古今。千百只蜜蜂和蝴蝶都是春天的主宰。可怜谁人老来怀念江南,北朝已经开府。看看当年风景还在,不必等待花奴来催促。更不必提春天的分离。我一曲沧浪惹你共鸣,笑曰先生依然是邯郸的步子。就像手握苘草,续着残留的烛火。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享有很高的声望,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乡校张灯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春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金缕曲》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乡村春天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灯共墙檠语”,营造出了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灯火通明的乡校。接着,诗人用“芒鞋蓑笠”描绘了自己在寒风细雨中的情景,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月光下的宫槐树影与槐花的意象交融,赋予了诗歌一种淡雅而宁静的美感。
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不恨扬州吾不梦,恨梦中不醉琼花露”,这里的“梦”与“醉”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全诗在轻快的节奏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
整体上,《金缕曲》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图景,也映射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芒鞋蓑笠”象征什么?
填空题: “怅何人老忆江南,北朝开府。”中的“江南”指的是_____。
判断题: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对自然的赞美。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