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44
满江红·思家
作者: 郑燮 〔清代〕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我在梦中回到了扬州,而扬州的梦又在回忆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隋堤边的绿柳,那烟雨锁住的景色让人叹息。
潮水拍打着三更时分的瓜步月,雨水淋漓的十里红桥似乎在燃烧。
那红艳的樱桃却显得冷淡而不圆满,犹如颗颗樱桃。
何时才能在江边村落中躲避,何时能在江楼上安卧?
有的诗人各自畅饮,酒客们也是满心欢喜。
花径上不乏新点缀,沙鸥也在悠闲地学习。
我愿将白头献给为我折腰的人,何必再向左顾望?
作者介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的诗风独特,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郑燮对家乡扬州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满江红·思家》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扬州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便引入梦境,梦中的扬州似乎更加真实,令人感慨。隋堤的绿柳在烟雨中显得格外柔美,却又因“烟锁”而显得无奈和忧愁。随后,潮水拍打、雨水淋漓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变化,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樱桃的“冷淡”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似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也有着不圆满的一面。诗人对未来的渴望在“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中得以体现,展现出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句描绘了江边的闲适生活,酒人、诗人们的欢聚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欢乐。整首诗在对故乡的思念中,融入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扬州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与向往。
诗词测试:
郑燮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隋堤绿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无奈与忧愁
C. 期待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樱桃”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圆满
B. 失落与不完美
C. 富贵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