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0:21
原文展示
和虞沧江见寄宴坐闻秋香
吴泳 〔宋代〕
春芳如丽人,骄色不肯除。
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虚。
我闼本洞然,香负来虚徐。
滋兰露承掌,延桂月满裾。
门巷柳濯濯,林塘竹疎疎。
真意俨分列,远心更庄舒。
庭前两好鹤,知几年岁余。
或睨立倚窗,或饮於清渠。
常恐缁尘染,回视根性初。
蹇余沧江人,人岂不鹤如。
起寻月中句,遥睇花外车。
八表方云昏,尚无返庄庐。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朵如同美丽的女子,骄傲的色彩不愿褪去。
秋天的花朵如同高尚的士人,始终保持着淡泊宁静的态度。
我的内心原本清澈透明,香气缓缓而来,不急不躁。
兰花上的露珠如同手掌承托,桂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丰满。
门巷边的柳树清新明亮,林塘旁的竹子稀疏有致。
真正的意境清晰分明,远离尘嚣的心灵更加庄重舒展。
庭院前的两只鹤,不知已经多少年岁。
它们有时傲然站立在窗边,有时在清澈的水渠中饮水。
常常担心被世俗的尘埃污染,回望初心依旧纯净。
我本是沧江边的人,人们岂能不似鹤般高洁。
起身寻找月中的诗句,远远地望着花外的车辆。
四方八面都笼罩在昏暗的云雾中,我仍未返回我的庄园。
注释
- 骄色不肯除:形容春天的花朵色彩鲜艳,不愿褪去。
- 一味甘恬虚:形容秋天的花朵淡泊宁静,不张扬。
- 我闼本洞然:闼,内心;洞然,清澈透明。
- 香负来虚徐:香气缓缓而来,不急不躁。
- 滋兰露承掌:兰花上的露珠如同手掌承托。
- 延桂月满裾:桂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丰满。
- 门巷柳濯濯:柳树清新明亮。
- 林塘竹疎疎:竹子稀疏有致。
- 真意俨分列:真正的意境清晰分明。
- 远心更庄舒:远离尘嚣的心灵更加庄重舒展。
- 庭前两好鹤:庭院前的两只鹤。
- 或睨立倚窗:有时傲然站立在窗边。
- 或饮於清渠:有时在清澈的水渠中饮水。
- 常恐缁尘染:常常担心被世俗的尘埃污染。
- 回视根性初:回望初心依旧纯净。
- 蹇余沧江人:我本是沧江边的人。
- 人岂不鹤如:人们岂能不似鹤般高洁。
- 起寻月中句:起身寻找月中的诗句。
- 遥睇花外车:远远地望着花外的车辆。
- 八表方云昏:四方八面都笼罩在昏暗的云雾中。
- 尚无返庄庐:我仍未返回我的庄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302),字叔永,号沧江,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淡雅,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泳在隐居生活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春花和秋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花和秋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春花如丽人,骄色不肯除,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繁华和喧嚣;而秋花如高士,一味甘恬虚,则表现了秋天的宁静和淡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兰花上的露珠、桂花在月光下的丰满,以及庭院前的鹤,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隐逸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芳如丽人,骄色不肯除:以丽人比喻春花,形容其色彩鲜艳,不愿褪去。
- 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虚:以高士比喻秋花,形容其淡泊宁静,不张扬。
- 我闼本洞然,香负来虚徐:表达内心清澈透明,香气缓缓而来,不急不躁。
- 滋兰露承掌,延桂月满裾:描绘兰花上的露珠和桂花在月光下的丰满。
- 门巷柳濯濯,林塘竹疎疎:描绘门巷边的柳树和林塘旁的竹子。
- 真意俨分列,远心更庄舒:表达真正的意境清晰分明,远离尘嚣的心灵更加庄重舒展。
- 庭前两好鹤,知几年岁余:描绘庭院前的两只鹤,不知已经多少年岁。
- 或睨立倚窗,或饮於清渠:描绘鹤有时傲然站立在窗边,有时在清澈的水渠中饮水。
- 常恐缁尘染,回视根性初:表达常常担心被世俗的尘埃污染,回望初心依旧纯净。
- 蹇余沧江人,人岂不鹤如:表达自己本是沧江边的人,人们岂能不似鹤般高洁。
- 起寻月中句,遥睇花外车:表达起身寻找月中的诗句,远远地望着花外的车辆。
- 八表方云昏,尚无返庄庐:表达四方八面都笼罩在昏暗的云雾中,我仍未返回我的庄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芳如丽人”、“秋芳如高士”,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和秋花的不同特点。
- 拟人:如“骄色不肯除”、“一味甘恬虚”,赋予花朵人的情感和性格。
- 对仗:如“滋兰露承掌,延桂月满裾”,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花和秋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芳:春天的花朵,比喻为丽人,形容其色彩鲜艳。
- 秋芳:秋天的花朵,比喻为高士,形容其淡泊宁静。
- 兰花:象征高洁,兰花上的露珠如同手掌承托。
- 桂花:象征富贵,桂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丰满。
- 鹤:象征高洁,庭院前的两只鹤,不知已经多少年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芳如丽人”中的“丽人”比喻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秋天的花朵
C. 兰花
D. 桂花
-
诗中“秋芳如高士”中的“高士”比喻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秋天的花朵
C. 兰花
D. 桂花
-
诗中“我闼本洞然”中的“洞然”指的是什么?
A. 清澈透明
B. 模糊不清
C. 昏暗不明
D. 明亮耀眼
-
诗中“滋兰露承掌”中的“滋兰”指的是什么?
A. 滋润兰花
B. 兰花上的露珠
C. 兰花的香气
D. 兰花的叶子
-
诗中“延桂月满裾”中的“延桂”指的是什么?
A. 延长桂花的寿命
B. 桂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丰满
C. 桂花的香气
D. 桂花的叶子
答案:
- A
- B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吴泳的《和虞沧江见寄宴坐闻秋香》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但吴泳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多首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吴泳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