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3:25
原文展示:
丰神玉雪更清温,胸次涵濡七泽吞。闻道晚年偏好易,手探月窟足天根。
白话文翻译:
他的风采如同洁白的玉雪,更加清雅温和;内心深处蕴含着七大泽的广阔。听说他晚年特别喜欢《易经》,仿佛能亲手探入月宫,脚踏天地的根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字叔永,号鹤林,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和友人李雁湖的晚春即事诗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风采和学问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泳在晚春时节,读到友人李雁湖的即事诗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和诗。诗中赞美了李雁湖的高洁品格和深厚学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学问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雁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深厚学识的向往。首句以“丰神玉雪”形容李雁湖的风采,比喻其清雅温和,洁白无瑕。次句“胸次涵濡七泽吞”则进一步以七大泽的广阔来比喻其内心的博大和深邃。后两句提到李雁湖晚年对《易经》的偏好,用“手探月窟足天根”来形容其学问的精深和根基的稳固,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高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学问和品格的共同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李雁湖高洁品格和深厚学识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学问追求。通过赞美友人,作者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深厚学识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丰神玉雪”用来形容什么? A. 李雁湖的风采 B. 李雁湖的学问 C. 李雁湖的品格 D. 李雁湖的胸怀
“胸次涵濡七泽吞”中的“七泽”比喻什么? A. 李雁湖的风采 B. 李雁湖的学问 C. 李雁湖的品格 D. 李雁湖的胸怀
诗中提到李雁湖晚年特别喜欢什么? A. 《诗经》 B. 《易经》 C. 《春秋》 D. 《尚书》
“手探月窟足天根”用来形容什么? A. 李雁湖的风采 B. 李雁湖的学问 C. 李雁湖的品格 D. 李雁湖的胸怀
答案:1. A 2. D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