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时间: 2025-04-26 19:10:23

诗句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

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23

原文展示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
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白话文翻译

谁在为你留下石屏风呢?上面似乎有水墨淡淡的踪迹。
它没有画出长林和巨大的树木,而是只画了峨嵋山西面的雪岭上那万年不老的孤松。
崖壁崩塌,山涧深绝,虽然可以遥望,但却无法到达,
孤烟随落日而沉浸在朦胧的雾霭中。
如风轻轻摇曳,展现出真正的姿态,
我才开始相信这画技是天工之作。
我担心毕宏和韦偃死后葬在虢山下,
他们的骨骼虽会腐烂,但心志却难以穷尽。
聪慧的构思无处施展,化为云烟,沉沦于石中。
自古以来,画师并非平凡之辈,
摹写物象与诗人相似。
希望您能作诗以慰不遇之感,不让二子在幽宫中含愤而泣。

注释

  • 石屏风:一种屏风,可能是用石头制成的,具有装饰性。
  • 水墨:指用水墨画法,表现出淡淡的痕迹。
  • 峨嵋山:位于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山脉。
  • 孤松:生长在艰苦环境中的松树,象征坚韧不拔。
  • 崖崩涧绝:形容山崖崩塌、山涧深邃,难以到达的景象。
  • 烟霏:指烟雾和云雾,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之时,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展现了对孤独与坚韧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内容深邃,意境优美。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石屏风的画面,巧妙地引入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开头的“何人遗公石屏风”,即引发读者对画作来源的思考,接着描写的“水墨希微踪”则表现了朦胧而又细腻的艺术效果。

诗中提到的“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暗示着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需保持的生命力。其后对“崖崩涧绝”的描述,营造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使人感受到追求理想的艰难。

“含风偃蹇得真态”一句,传达了艺术的真实与自然的和谐,苏轼在此处对画技的赞美让人感受到他对艺术的崇敬。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艺术的仰慕,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人遗公石屏风:引入对画作的思考,表达一种对创作的追寻。
    • 上有水墨希微踪:描绘出画作的细腻与含蓄,给人以想象空间。
    • 不画长林与巨植:强调孤松的独特,表现艺术的选择性。
    • 孤烟落日相溟濛: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浪漫的氛围。
    •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表达对艺术家命运的担忧,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烟落日”,比喻孤独与夕阳的结合。
    • 对仗:使用工整的对仗句式,如“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艺术的描写,探索了生命的意义与艺术的价值,展示了苏轼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与对命运的深思。

意象分析

  • 孤松:象征坚韧与不屈,代表了高洁的品格。
  • 烟霏:象征着艺术的飘渺与无常,体现了创作的难以捉摸。
  • 崖崩涧绝:暗示人生道路的艰难与追求理想的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松”象征了什么?
    A. 坚韧不拔
    B. 孤独
    C. 美丽

  2. 苏轼在诗中对画技的态度是什么?
    A. 贬低
    B. 崇敬
    C. 疏远

  3. 诗中提到的“崖崩涧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理想追求的艰难
    C. 安静的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苏轼的《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可以与王维的山水诗作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多表现山水之美,而苏轼在描写自然时,更多的是对艺术创作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樊江观梅 冬夜读书有感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 晨起 出都 早至园中 戏咏闲适 数日不出门偶赋 书意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垂帘听政 包含阑的成语 淫辞邪说 遥荡恣睢 一介之辅 渗沥 城中桃李 舂容 但书 龠字旁的字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众口熏天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夕字旁的字 银屏金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