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丹元子示诗飘飘然有谪仙风气吴传正继作复次

《丹元子示诗飘飘然有谪仙风气吴传正继作复次》

时间: 2025-04-26 13:58:46

诗句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

惟诗不可拟,如写天日容。

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

一语遭绰虐,失身堕蓬莱。

蓬莱至今空,护短不养才。

上界足官府,谪仙应退休。

可怜吴与苏,肮脏雪满头。

雪满头,终当却与丹元子,笑指东海乘桴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46

原文展示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
惟诗不可拟,如写天日容。
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
一语遭绰虐,失身堕蓬莱。
蓬莱至今空,护短不养才。
上界足官府,谪仙应退休。
可怜吴与苏,肮脏雪满头。
雪满头,终当却与丹元子,笑指东海乘桴浮。

白话文翻译

飞仙的降临也是偶然的,在瞬息之间脱离了凡尘。
唯有诗歌是无法模仿的,就像描写天空和阳光的容貌。
在梦中吟唱七言诗句,仙丹早已入怀。
一句话遭到误解,失去了身心,堕入了蓬莱仙境。
蓬莱至今空无一人,护短之人不懂得培养人才。
上界充满了官员,谪仙似乎应该退休了。
可怜吴和苏,满头白雪,肮脏不堪。
尽管满头白雪,终究要与丹元子一起,笑着指向东海,乘舟而浮。

注释

  • 飞仙: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形容人超脱世俗,飞升而去。
  • 脱命:脱离生命的束缚,形容超脱。
  • 七言:指七言诗,是古典诗词的一种形式。
  • 玉丹:指丹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 护短:指保护短处,不愿意培养有才华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具有豪放、清新、自然的风格,广泛涉及政治、生活、自然等多方面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时期,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飞仙的描绘,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才华和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飞仙的意象,探讨了人生命运的偶然性和诗歌的独特价值。诗人用“飞仙亦偶然”开篇,瞬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的氛围,仿佛在提示人们,飞升并非只是理想,而是可能的真实。接着,诗中通过对“诗”的强调,表达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无法被简单模仿的独特性,这一观点体现了苏轼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

在“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中,诗人将梦与现实相结合,描绘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交织的状态。接下来的“一语遭绰虐,失身堕蓬莱”则充满了讽刺,反映出因世俗的误解而失去自我,最终只能遗憾地沉沦于理想的蓬莱。

整首诗在批判世俗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才华的不被重视的无奈,尤其是“护短不养才”一句,直指社会对人才的冷漠态度。最后,诗的结尾通过与“丹元子”的相遇,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仙亦偶然:飞升的仙人也是偶然降临,说明命运的无常。
  2. 脱命瞬息中:在瞬间脱离生命的束缚,强调超脱。
  3. 惟诗不可拟:诗歌是独一无二的,无法模仿。
  4. 如写天日容:比喻诗歌的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美。
  5. 梦中哦七言:梦中吟诵的七言诗句。
  6. 玉丹已入怀:比喻理想和追求已经在心中。
  7. 一语遭绰虐:一句话遭到误解,导致身心俱失。
  8. 失身堕蓬莱:失去自我,沦落到理想的蓬莱。
  9. 蓬莱至今空:理想的蓬莱如今空无一人。
  10. 护短不养才:对有才华的人不加培养。
  11. 上界足官府:上界充满了官员,暗讽世俗。
  12. 谪仙应退休:谪仙似乎应该退隐。
  13. 可怜吴与苏:对自己和同道者的怜悯。
  14. 肮脏雪满头:比喻满头白发的无奈。
  15. 笑指东海乘桴浮:展望未来,与理想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丹”比喻理想和追求。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肮脏雪满头”夸张了年老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命运的无常、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展开,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仙:象征超脱与理想。
  • 玉丹:象征追求与希望。
  • 蓬莱:象征理想生活的追求。
  • 雪满头:象征衰老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飞仙亦偶然”中的“飞仙”指的是: A. 诗人自己的理想
    B. 道教中的仙人
    C. 生活中的偶然事件

  2. 诗中“玉丹已入怀”意指: A. 失去理想
    B. 理想已经实现
    C. 理想在心中

  3. “护短不养才”表达的意思是: A. 保护有才华的人
    B. 冷落有才之人
    C. 培养人才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苏轼的《丹元子示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李白通过豪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饮酒作乐的向往,而苏轼则通过飞仙的意象探讨了命运与才华之间的关系。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更为沉思。

参考资料

  1. 《苏轼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尝惠山泉 惜春三首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 寄题郢州白雪楼 送渭州刘太保 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 送张山甫秘校归缑氏 闻进士贩茶 和中道伏日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博的词语有哪些 穷泰 宝盖头的字 矛字旁的字 丝弦 默契神会 连朝接夕 鬥字旁的字 一言丧邦 绕腾 支字旁的字 包含输的词语有哪些 进望 伸屈 口字旁的字 杀生之柄 座上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