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8:46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
惟诗不可拟,如写天日容。
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
一语遭绰虐,失身堕蓬莱。
蓬莱至今空,护短不养才。
上界足官府,谪仙应退休。
可怜吴与苏,肮脏雪满头。
雪满头,终当却与丹元子,笑指东海乘桴浮。
飞仙的降临也是偶然的,在瞬息之间脱离了凡尘。
唯有诗歌是无法模仿的,就像描写天空和阳光的容貌。
在梦中吟唱七言诗句,仙丹早已入怀。
一句话遭到误解,失去了身心,堕入了蓬莱仙境。
蓬莱至今空无一人,护短之人不懂得培养人才。
上界充满了官员,谪仙似乎应该退休了。
可怜吴和苏,满头白雪,肮脏不堪。
尽管满头白雪,终究要与丹元子一起,笑着指向东海,乘舟而浮。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具有豪放、清新、自然的风格,广泛涉及政治、生活、自然等多方面的主题。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时期,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飞仙的描绘,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才华和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飞仙的意象,探讨了人生命运的偶然性和诗歌的独特价值。诗人用“飞仙亦偶然”开篇,瞬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的氛围,仿佛在提示人们,飞升并非只是理想,而是可能的真实。接着,诗中通过对“诗”的强调,表达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无法被简单模仿的独特性,这一观点体现了苏轼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
在“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中,诗人将梦与现实相结合,描绘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交织的状态。接下来的“一语遭绰虐,失身堕蓬莱”则充满了讽刺,反映出因世俗的误解而失去自我,最终只能遗憾地沉沦于理想的蓬莱。
整首诗在批判世俗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才华的不被重视的无奈,尤其是“护短不养才”一句,直指社会对人才的冷漠态度。最后,诗的结尾通过与“丹元子”的相遇,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围绕着命运的无常、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展开,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飞仙亦偶然”中的“飞仙”指的是:
A. 诗人自己的理想
B. 道教中的仙人
C. 生活中的偶然事件
诗中“玉丹已入怀”意指:
A. 失去理想
B. 理想已经实现
C. 理想在心中
“护短不养才”表达的意思是:
A. 保护有才华的人
B. 冷落有才之人
C. 培养人才
苏轼的《丹元子示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李白通过豪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饮酒作乐的向往,而苏轼则通过飞仙的意象探讨了命运与才华之间的关系。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更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