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

《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

时间: 2025-07-27 15:18:48

诗句

自知孤宦无材术,谁道京师有政声。

默坐海边何计是,白头亲在凤凰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18:48

原文展示:

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 曾巩 〔宋代〕

自知孤宦无材术,谁道京师有政声。 默坐海边何计是,白头亲在凤凰城。

白话文翻译:

我自知作为一个孤独的官员,没有才华和策略,谁能说我在京城有政治声望呢? 默默地坐在海边,我有什么计策呢?我的白发亲人还在凤凰城。

注释:

  • 孤宦:指孤独的官员,没有背景或支持。
  • 无材术:没有才华和策略。
  • 京师:指当时的首都,即汴京(今河南开封)。
  • 政声:政治上的声望或名声。
  • 默坐:静静地坐着,表示无计可施。
  • 海边:可能指远离京师的地方。
  • 白头亲:指年迈的父母或亲人。
  • 凤凰城:指京城,古代常以凤凰象征都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称,诗作亦有佳篇。曾巩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也有时感到孤独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曾巩在远离京师的地方,接到亲友的书信,得知自己在京师的政治声望,感到自嘲和无奈,表达了对政治生涯的反思和对家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曾巩对自己政治生涯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自知孤宦无材术”直抒胸臆,坦露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策略的自知之明,以及在政治上的孤独感。次句“谁道京师有政声”则是一种自嘲,表明诗人对自己在京师的政治声望并不抱有幻想。后两句“默坐海边何计是,白头亲在凤凰城”则展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对家人的牵挂,海边象征着远离政治中心的孤独,而凤凰城则代表着家人所在的地方,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知孤宦无材术”:诗人坦诚自己作为一个孤独的官员,没有足够的才华和策略。
  2. “谁道京师有政声”:诗人自嘲,即使有人认为他在京师有政治声望,他自己并不认同。
  3. “默坐海边何计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远离京师的地方,无计可施的无奈。
  4. “白头亲在凤凰城”:诗人思念在京城的年迈亲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关怀。

修辞手法:

  • 自嘲:诗人通过“谁道京师有政声”表达了对自身政治声望的自嘲。
  • 象征:海边象征着孤独和远离政治中心,凤凰城象征着家人和京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自嘲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孤独感和对家人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海边:象征孤独和远离政治中心。
  • 凤凰城:象征家人和京城,代表着诗人的牵挂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宦”指的是什么? A. 孤独的官员 B. 孤独的学者 C. 孤独的旅行者 D. 孤独的诗人 答案:A

  2. 诗中的“凤凰城”指的是什么? A. 京城 B. 海边 C. 山中 D. 乡村 答案:A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无奈 C. 愤怒 D. 喜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曾巩的其他诗作,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诗词对比:

  •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曾巩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政治生涯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曾巩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戏题岸柳 病中春雨,闻东园花盛 唐律后一首进退格 寄题安福彭文昌春风楼二首 晚步 芗林五十咏·有山堂 直宿南宫三首 过望亭六首 水螳螂歌 过鼓鸣林小雨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吹箎乞食 文字旁的字 臭肉来蝇 农村 麟凤龟龙 山圪落 坌至 生物光 至字旁的字 流杯曲水 月朗风清 弓字旁的字 騃女痴儿 甘字旁的字 包含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