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4:24
《硐岭樵歌》
作者: 徐似道 〔宋代〕
黄山东南数十里,
芙蓉削翠连云起。
萧萧褐褐三五群,
生薪半肩歌不止。
石径迢迢云外行,
烟雾满地穿林坰。
圣世不须紫芝曲,
息担击壤歌太平。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东南的美丽景色,芙蓉花的翠绿与云彩相连。在这片山林中,数个樵夫在辛勤工作,他们肩上半担柴薪,歌声不断。小路迢迢通向云外,雾气笼罩大地,穿过树林。诗人认为在太平盛世中,不再需要仙乐与紫芝之曲,手中的担子轻轻放下,唱起了太平之歌。
作者介绍:徐似道(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脱俗,常被后人传颂。他的诗作多以自然风景和现实生活为题材,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相对安定,百姓生活富裕,诗人通过描绘樵夫的劳动场景,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硐岭樵歌》通过描绘樵夫在黄山东南的劳作场景,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们的和谐生活。首联以地理位置引入,展现出黄山的壮丽,随后转向樵夫的群体,展现出一种和谐而富有活力的景象。诗中“生薪半肩”的描写,既表现了樵夫们的辛苦,也传达了他们在劳动中所享受的快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石径迢迢云外行”描绘了行走在山间小路的情景,带给读者一种悠远的感觉,仿佛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中徜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中,劳动者的心态,歌唱着安宁与幸福,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景,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和谐、劳动光荣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表现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太平生活的赞美,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徐似道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紫芝曲”主要象征什么?
A. 仙乐
B. 劳动
C. 自然
D. 战争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仙境
B. 对劳动的尊重和太平生活的赞美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