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春暮)

《踏莎行(春暮)》

时间: 2025-05-01 06:26:24

诗句

柳暗披风,桑柔宿雨。

一番绿遍江头树。

莺花已过苦无多,看看又是春归去。

病酒情怀,光阴如许。

闲愁俏没安排处。

新来著意与兜笼,身心苦役伊知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6:24

原文展示

踏莎行(春暮) 柳暗披风,桑柔宿雨。一番绿遍江头树。莺花已过苦无多,看看又是春归去。病酒情怀,光阴如许。闲愁俏没安排处。新来著意与兜笼,身心苦役伊知否。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近尾声,柳树的枝叶遮挡了视线,桑树在细雨中显得柔嫩。江边的绿树一片繁盛,然而黄莺和花朵的盛景已经过去,春天又要离我们而去了。心中酒意朦胧,光阴就这样悄然流逝。闲愁无处安放,最近却总想收拾心情,然而身心却在繁重的劳役中苦苦挣扎,你知道吗?

注释

  • 柳暗:柳树繁茂,遮挡了视线。
  • 桑柔:桑树枝条柔嫩,形容雨后生机勃勃。
  • 莺花:指的是黄莺与花朵,象征春天的美好时光。
  • 病酒:形容因饮酒而生的忧伤情绪。
  • 闲愁:无所事事带来的忧愁。

典故解析

春天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莺花”则是春天的代表,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春日的惋惜。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赵长卿的词风清新,语言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春末,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琐事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感受。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春暮)》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开篇通过“柳暗披风,桑柔宿雨”勾画出春天的生机,展现了春日里自然的柔和与宁静。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特别是“莺花已过苦无多,看看又是春归去”,在轻快的语调中透出一丝忧伤,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病酒情怀,光阴如许”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惆怅,酒虽然是消愁的手段,但却未能真正缓解心中的苦闷。接下来的“闲愁俏没安排处”更是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困惑与无奈,心中的愁绪找不到寄托,迷茫而无助。

最后,诗人用“新来著意与兜笼,身心苦役伊知否”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隐含着对身心疲惫的反思与对生活的追问。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生活琐碎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暗披风:春日柳树繁茂,形成遮蔽,给人一种阴凉的感觉。
  2. 桑柔宿雨:桑树在细雨中显得愈加柔嫩,生机盎然。
  3. 一番绿遍江头树:描绘江边的树木,绿意盎然。
  4. 莺花已过苦无多:春天的黄莺与花儿已渐渐离去,留给人的只有少许的苦涩。
  5. 看看又是春归去:感叹春天又要离去,时间的流逝令人惋惜。
  6. 病酒情怀,光阴如许:因酒生愁,光阴却如流水般无情。
  7. 闲愁俏没安排处:无所事事的愁绪无处寄托,显得更加苦闷。
  8. 新来著意与兜笼:诗人试图整理心绪,但生活的重担依然在。
  9. 身心苦役伊知否:反问对方是否明白自己身心的疲惫,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病酒情怀”比喻心中的忧愁。
  • 拟人:将“光阴”赋予了情感,体现光阴的无情。
  • 对仗:如“柳暗披风,桑柔宿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与内心的忧愁,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情。
  • :代表着富饶与希望。
  • 莺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代表抒发情感的手段,同时也反映出忧愁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暗披风”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阳光明媚
    B. 柳树繁茂,形成阴影
    C. 桑树生机盎然

  2. “莺花已过苦无多”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情?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天的即将离去的惋惜
    C. 对生命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病酒情怀”指的是什么? A. 酒的美好
    B. 饮酒后的愁苦
    C. 对酒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本词在意象上都有季节变换的描绘,但前者更偏向于豪放的气概,而《踏莎行(春暮)》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柔和。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在情感基调上更加沉重,带有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部役书怀 薄台 北湖集句 北归再过洞庭 扳子矶 百舌 跋范宽小景 八月十五日夜清溪舟次 八月十四日清豀堂望月 哀王荆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量车载 隆波 玉食 齿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星道 相待而成 瓦字旁的字 以为口实 羊字旁的字 好汉不吃眼前亏 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首尾两端 卷绶 包含瑕的词语有哪些 朋援 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