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28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背郭诛茅,临流栽树,小筑幽栖别馆。
夕雨朝霏,指溪山千变。
故人在,屡约筇枝屧步来往,酒榼茶樽经惯。
倚棹吴江,有丹枫如绚。
醉相携钓客垂虹畔。
渔舟稳便做严滩看。
未料短梦醒时,已盟鸥鹭散。
怅今来废绿平芜苑。
垂杨瘦竞宿昏鸦乱。
又渐渐堞英西沈,望高楼不见。
在城郭外的茅草中,我栽种了树木,建造了一个幽静的小院子。
傍晚时分细雨飘洒,清晨时又有雾霭弥漫,指引着溪水与山川的千变万化。
老朋友们时常约我,带着拐杖和木屐来往,我已习惯了酒樽与茶壶的陪伴。
我倚靠着船桨,欣赏着吴江的风光,红枫如火如荼。
醉意朦胧中,我们和钓客一起在彩虹的旁边畅谈。
渔舟稳稳地停靠在水边,像在严滩上静静观望。
没想到短暂的梦一觉醒来,鸥鹭已然散去。
感叹如今的园子已是荒芜一片,
垂柳瘦弱地争着栖息,黄昏时分乌鸦鸣乱。
又渐渐地,西沉的太阳照亮了高楼,却再也看不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隐居之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拜星月慢》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词作,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惆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淡然,表达了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切眷恋。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城郭之外的生活,栽树、建馆,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接着,通过夕雨朝霏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传达了诗人对天地万物的感悟。
在描写老友相聚的段落中,诗人用竹杖和木屐的意象,象征着友人的来访,酒樽茶壶则体现了生活的情趣。这种细腻的生活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与宁静。然而,转瞬即逝的短梦与鸥鹭的散去,又让诗人感到失落,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结尾处的“西沉”与“望高楼不见”,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追忆,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之间游走,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彰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描绘的隐居环境主要是在哪里?
a) 城郭内
b) 城郭外
c) 山顶
d) 河边
诗中提到的“筇枝屧”指的是什么?
a) 鱼竿
b) 竹杖和木屐
c) 酒樽
d) 茅草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欢乐
b) 忧伤
c) 怀旧
d) 轻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拜星月慢》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前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生的短暂,后者则强调隐逸的生活与心灵的宁静。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