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0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00:26
《拜星月慢 和樊山七夕词》
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
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
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
只是爆声传喜。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
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
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
如今好久住神仙地。
岂不肯挽尽银河水。
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每年都充满了绮丽的情思,离愁在每处都萦绕,习惯了分别,反而觉得这已成了闲事。海上的风波,惹得我在新亭中悲泪纵横。想必今年的七夕,远比不上唐朝宫廷里的露盘花水,只听见爆竹声传来喜庆。那样的欢庆,又何必乞求神灵的保佑,看那些孩子们自己过得快乐。叹息在山中,自然有那种悲秋的情绪。诗人将我拉入这愁苦的城池。一曲新的吟唱,在那虫鸣声中。如今我好久住在这个神仙境地,难道不愿意把银河的水全部挽来吗?就把它交给织女,织成人间的锦字。
王闿运(1778-1861)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甫,号靖庵,江苏人。他以精湛的诗才和独特的个性著称,诗风多变且极具个人特色。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情感细腻且富有哲理。
《拜星月慢 和樊山七夕词》创作于王闿运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之际。七夕节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爱情和团圆,而王闿运在此时表达了对离别与团聚的复杂情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爱情与人情的深刻思考。
这首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复杂的离愁与思念,王闿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中,诗人对往昔美好爱情的怀念与现实中孤独的对比。开篇的“绮思年年,离情处处”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了无尽的思念;而“习惯别浑成闲事”则揭示了对离别的无奈与麻木。接下来的“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则用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诗中提及“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对比唐代的美好,流露出对现实的失落与不满。转而提到“乞灵”,更是对命运无奈的自嘲。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自然的感悟,诗人在“愁城底”中反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出王闿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对离愁的深切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展现出王闿运对人情世故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闿运
C. 杜甫
D. 白居易
“海上风波”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旅行
B. 人生的波折
C. 风景
D. 快乐
“乞灵”指的是?
A. 求神灵的保佑
B. 乞讨
C. 祈祷
D.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