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7:04
一枝花 其三
三月初九日过西园,薄阴酿雨,花木皆有寒色
作者:樊增祥 〔清代〕
软霭笼朱阁。平晓牡丹风恶。
紫藤花簌簌怕吹落。噀雾双柑,来就新莺约。
细柳垂金络。别院鞦韆,网虫低罥红索。
屐齿苔边错。笙舌炙乾金薄。
米家书札里一舟泊。谁信薰垆画省,薇郎索寞。
缓步池西角。散髻归来,卷衣深坐花幕。
春天的薄雾笼罩着红色的阁楼,清晨的牡丹在冷风中显得无精打采。
紫藤花在微风中轻轻飘落,仿佛害怕被吹落;阳光透过雾气,双柑树下,新莺在约会。
细柳垂下金色的丝络,别院的秋千上,网虫低飞,蜘网缠绕着红色的绳索。
鞋齿在青苔上踩出错落的印记,笙舌在金薄的炙烤下发出声响。
在米家的书札中,停泊着一只小舟;谁能相信薰垆前的画景,薇郎却显得孤独。
我缓步走到池塘的西角,散发着头发,归来后,卷起衣袖,深坐在花帷幕下。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体现了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时间为三月初九,诗人在游览西园时,感受到春雨带来的寒意与花木的萧条,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樊增祥的《一枝花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开篇的“软霭笼朱阁”,设定了一个温柔而美丽的场景,但随即描绘的“平晓牡丹风恶”又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牡丹的凋零与紫藤的轻落,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脆弱。诗中细致的意象如“细柳垂金络”与“别院鞦韆”,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细腻与柔软。
“米家书札里一舟泊”一句,诗人通过书信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寄托。而最后的“散髻归来,卷衣深坐花幕”则传达出一种悠闲与沉静,似乎在追求一种心灵的平静与归属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短暂美好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中提到的花卉是哪种?
A) 梅花
B) 牡丹
C) 玫瑰
D) 菊花
“米家书札里一舟泊”是什么意思?
A) 诗人想去旅行
B) 诗人思念友人
C) 诗人要写信
D) 诗人正在读书
“软霭笼朱阁”中“软霭”指的是什么?
A) 风
B) 雾气
C) 雪
D) 雨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樊增祥的《一枝花》更多地关注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在国家动乱中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