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4:44
原文展示:
哭蔡西山 赵蕃 〔宋代〕
鹃叫春林复递诗,雁回霜月忽传悲。 兰枯蕙死迷三楚,雨暗云昏碍九疑。 早岁力辞公府檄,暮年名与党人碑。 呜呼季子延陵墓,不待鑱辞行可知。
白话文翻译:
杜鹃在春林中啼叫,我再次传递诗篇,雁群在霜月中归来,突然传来悲伤的消息。 兰花枯萎,蕙草死去,三楚之地令人迷茫,雨天阴暗,云雾昏沉,阻碍了九疑山的视线。 早年我坚决拒绝官府的征召,晚年我的名声却与党人碑相连。 唉,季子啊,延陵的墓地,不需要刻辞,他的行为已足以说明一切。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为哀悼友人蔡西山而作,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蔡西山去世后,赵蕃深感悲痛,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杜鹃的啼叫和雁群的归来开篇,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中“兰枯蕙死”和“雨暗云昏”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伤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痛。后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季札的提及,暗示了友人的高尚品质和不朽名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颂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兰枯蕙死”比喻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好事物的消逝 C. 季节的变化 D. 消息的传递
诗中提到的“季子延陵墓”是指谁的墓地? A. 赵蕃 B. 蔡西山 C. 季札 D. 吴王
诗中“雨暗云昏”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