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谭德称送牡丹

《和谭德称送牡丹》

时间: 2025-04-30 18:46:00

诗句

洛阳春色擅中州,檀晕鞓红总胜流。

憔悴剑南人不管,问渠情味似侬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00

原文展示

洛阳春色擅中州,
檀晕鞓红总胜流。
憔悴剑南人不管,
问渠情味似侬不?

白话文翻译

洛阳的春色在中原一带最为出众,
檀香的晕色和红色的花朵总是胜过其他地方的花儿。
我憔悴的身影在剑南地区无人关心,
我想问你,牡丹的情味是否如我所想的那样?

注释

  • 洛阳:古都,位于今河南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中心。
  • 春色:春天的景色,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
  • 檀晕:檀木的颜色,常用来形容花朵的颜色。
  • 鞓红:形容花朵的红色,通常指的是鲜艳的红色。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病痛而显得消瘦的样子。
  • 剑南:指四川一带,诗人用此地来对比洛阳的春色。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洛阳和剑南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地域,洛阳以其春色闻名,而剑南则是陆游的故乡,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洛阳春色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际,他虽身处剑南,却心系洛阳的春色,表现了他对故乡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陆游的《和谭德称送牡丹》通过描绘洛阳的春色与牡丹之美,展示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洛阳春色的美丽,尤其是檀晕鞓红的牡丹花,如此绚烂的景象令人陶醉,展现出自然的魅力。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自我,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剑南的忧虑与思念,他憔悴的身影无人关注,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的整体结构上,前后呼应,前半部分呈现出明媚的春光,后半部分则因对故乡的思念而显得沉重。诗中通过对比,深刻地反映出陆游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洛阳的春色在整个中原地区最为出众,展现了诗人对洛阳春天的赞美。
    • 第二句:檀香色和红色的花朵比其他的花儿更加娇艳,强调了牡丹的独特之美。
    • 第三句:我在剑南地区的憔悴,暗示了个人的孤独与忧愁。
    • 第四句:通过询问牡丹的情味,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人际关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的春色美景与后半部分的自我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春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牡丹:代表着富贵与美丽,亦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憔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洛阳春色”代表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美丽
    • C. 秋天的丰收
  2. “檀晕鞓红”中的“檀晕”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的颜色
    • B. 一种木材的颜色
    • C. 一种宝石的颜色
  3. 诗人提到的“剑南”是指哪里?

    • A. 浙江
    • B. 四川
    • C. 江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和谭德称送牡丹》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展现了国家动荡中的悲愤。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 次韵法芝举旧诗 桃花 南乡子(宿州上元)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端午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 其四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题毛女真 次韵王滁州见寄 哨遍·为米折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扩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海内鼎沸 一时一刻 鹄驾 徇私偏向 曰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子规 风角鸟占 鳥字旁的字 农庄 失张失致 庸民 一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