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9:23
吏责何时得暂停,
年来减尽鬓边青。
高谈正乐催迎客,
美睡方酣报掣铃。
安得云山长在眼,
便从樵牧与忘形。
诗成不用频怊怅,
自古笼禽例翦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责任的疲惫以及渴望逃离官场的心情。诗人感叹自己何时能够暂时放下官职的责任,岁月流逝使他的鬓发渐渐变白。欢快的谈话声和迎接客人的忙碌让人无法安心入睡,正当他沉沉入梦时,铃声却将他唤醒。他希望眼前能有云山的美丽景色,哪怕是与樵夫、牧人一起无忧无虑地生活。写完诗作后,他希望不再感到惆怅,毕竟从古至今,鸟儿被笼养的命运就是被剪去翅膀。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生平经历了国家的沦丧与变迁。他的诗作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质朴而深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身处官场,深感其责任之重,内心渴望逃离官场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
《吏责》是陆游晚期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吏责何时得暂停”开篇,直白地表达了对官职责任的疲惫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接下来,通过“年来减尽鬓边青”,诗人用鬓发的变化象征岁月无情,暗示在繁忙的官场中,个人的青春和理想都在渐渐消逝。
在日常的繁忙中,诗人感到“高谈正乐催迎客”,与朋友的欢聚似乎成了唯一的乐趣,但美好的梦境又因“掣铃”而被打断,这一细节恰恰体现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最后,诗人希望能“安得云山长在眼”,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繁华与喧嚣。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既有个人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的批判,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个诗人的深邃与广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感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无奈与追求。
诗词测试:
吏责指的是什么?
A. 官员的职责
B. 诗的主题
C. 自然的景色
“鬓边青”用来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时间流逝
C. 高兴
诗人希望远离什么?
A. 自然
B. 官场责任
C.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吏责》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着明显的对比。前者表现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后者则是对豪放与饮酒生活的赞美。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选择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