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时间: 2025-05-01 03:40:34

诗句

三十六源光夺鉴,九千余顷稻盈车。

何年使客徼微利,不管稽阴数万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34

原文展示:

三十六源光夺鉴,九千余顷稻盈车。何年使客徼微利,不管稽阴数万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收的景象。三十六条水源明亮如镜,九千多亩的稻田让人满载而归。究竟是哪一年,商旅们为了微薄的利益而来此,根本不去关心这里阴暗的稻田和数万户人家。

注释:

  • 三十六源:指的是河流或山泉的源头,数量上夸张,表现水源丰富。
  • 光夺鉴:光亮如镜,形容水面清澈明亮。
  • 九千余顷:形容稻田的面积非常广阔,足以让人运输很多的稻米。
  • 徼微利:徼,指的是追求;微利,指的是微薄的利润。
  • 稽阴:稽,指的是稻田;阴,指的是阴暗的地方。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稻盈车”可以联想到古时农田丰收的美好景象,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关怀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华,号了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散文家,以诗词和散文见长,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农业发达的时期。诗人游历于会稽一带,受自然风光与丰收的启发,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及对商人逐利行为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同时也透出对商人追逐微薄利益的批评。诗的开头描绘了丰富的水源和广阔的稻田,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画,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富饶与美好。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转而质疑那些只为小利而来的人们,仿佛在提醒世人应关注更为根本的东西:乡村生活的真实与农民的辛劳。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背后,农民的困境与艰辛。整首诗在抒情与议论之间游走,展现了魏了翁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十六源光夺鉴”:描述自然环境的清澈与美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 “九千余顷稻盈车”:表现了丰收的景象,象征着农业的富饶。
    • “何年使客徼微利”:质疑商人为了小利而来,反映了诗人对经济活动的思考。
    • “不管稽阴数万家”:指出商人对农民生活的漠视,揭示了社会的不公。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光夺鉴”和“稻盈车”,形成和谐的音律。
    • 比喻:将水源比作镜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的清澈。
  • 主题思想:诗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对于追逐利益而忽略人情与农民生计的批评,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水源:象征着生命与富饶。
  • 稻田:代表着农业与农民的辛劳。
  • 商旅:象征着经济活动与利益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魏了翁
    • D. 白居易
  2. “三十六源光夺鉴”中的“光夺鉴”意指什么?

    • A. 水源丰富
    • B. 水面清澈
    • C. 太阳光辉
    • D. 明亮的宝石
  3. 诗中提到的“微利”指的是什么?

    • A. 大量的财富
    • B. 微薄的利润
    • C. 丰富的农作物
    • D. 美好的生活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陶渊明《归园田居》:强调田园生活的恬淡、宁静,反映了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魏了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诗词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戈壁杂诗 戈壁杂诗 抵哈密 赛里木淖尔 发嘉峪关 博克达山 苦雨吟 北上次东阿道中 望甘竹滩 赠谭晴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陪辅 鱼字旁的字 勃然不悦 无丝有线 谐度 闻风而兴 窥管 彻底澄清 渴骥奔泉 马字旁的字 史部 母字旁的字 包含磐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盈缩卷舒 非字旁的字 卓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