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34
三十六源光夺鉴,九千余顷稻盈车。何年使客徼微利,不管稽阴数万家。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收的景象。三十六条水源明亮如镜,九千多亩的稻田让人满载而归。究竟是哪一年,商旅们为了微薄的利益而来此,根本不去关心这里阴暗的稻田和数万户人家。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稻盈车”可以联想到古时农田丰收的美好景象,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关怀与思考。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华,号了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散文家,以诗词和散文见长,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农业发达的时期。诗人游历于会稽一带,受自然风光与丰收的启发,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及对商人逐利行为的反思。
这首诗以清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同时也透出对商人追逐微薄利益的批评。诗的开头描绘了丰富的水源和广阔的稻田,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画,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富饶与美好。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转而质疑那些只为小利而来的人们,仿佛在提醒世人应关注更为根本的东西:乡村生活的真实与农民的辛劳。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背后,农民的困境与艰辛。整首诗在抒情与议论之间游走,展现了魏了翁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对于追逐利益而忽略人情与农民生计的批评,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三十六源光夺鉴”中的“光夺鉴”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微利”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