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7:25
博克达山
月窟通天柱,神池戴地灵。
水分双派碧,山带百峦青。
松雪留仙蜕,莲花入帝瓶。
三峰绝依傍,终古插苍冥。
博克达山的月亮在山洞中透出,像一根通天的支柱;神池映照着大地的灵气。水流分出两条清流,山峰环绕着百层青翠。松树上的雪留住了仙人的神韵,莲花则置于帝王的瓶中。三座山峰相互依傍,永远插入苍茫的天际。
宋伯鲁,清代诗人,字承泽,号鹤轩,生于江南,曾游历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创作了大量描绘山水的诗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著称。
《博克达山》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对博克达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诗中展现了博克达山的雄伟与神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博克达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博克达山的壮丽与神秘。诗的开头,“月窟通天柱”,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奇幻的境界,月亮透过山洞,照亮了这座高耸入云的山。接下来的“神池戴地灵”,则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灵气,水与山的结合,令人心生向往。
诗中“水分双派碧,山带百峦青”,描绘了清澈的水流与层峦叠嶂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接着,“松雪留仙蜕,莲花入帝瓶”,诗人用松树上的雪和盛开的莲花,象征了高洁与灵性,松雪代表着仙人的气韵,而莲花则象征着珍贵与纯净。
最后两句“三峰绝依傍,终古插苍冥”,则让整首诗升华到一种永恒的境界,三座山峰相互依存,永远屹立于苍茫的天际,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坚定。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博克达山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考。
本诗通过描绘博克达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灵魂的和谐。
诗中“水分双派碧”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两条清澈的水流
B. 一片枯萎的树木
C. 一个沙漠
“松雪留仙蜕”中的“仙蜕”指的是什么?
A. 仙人脱去的衣服
B. 仙人的气韵
C. 仙人的住处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敬仰?
A. 人类的伟大
B. 自然的壮丽
C. 物质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