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6:47
原文展示:
抵哈密
万木伊州道,垂条拂客车。
寒城隐白雪,古戍访黄花。
铁梗千年柳,金盘五色瓜。
回乡本饶沃,水木自清华。
白话文翻译:
万树苍翠的伊州大道上,垂下的柳条轻轻拂过路过的客车。
寒冷的城池中,白雪隐约可见,古老的城堡里寻访着黄花。
铁梗的柳树已经有千年,金色的盘子上摆放着五色的瓜果。
回到家乡本是丰饶的土地,水清木华自然显得格外美丽。
注释:
- 万木:形容树木很多,意指繁茂的自然景象。
- 伊州道:指的是通往伊州的道路,伊州为古地名,特指某一地区。
- 寒城:指城池寒冷,可能是在冬季时节。
- 隐白雪:意指白雪隐藏在城中,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 古戍:古老的城堡或防御工事。
- 铁梗:形容柳树的枝条坚韧。
- 千年柳:意指长命百岁的柳树,象征长久与坚韧。
- 金盘:形容盛放食物的器皿,金色的盘子寓意珍贵。
- 五色瓜:指色彩各异的水果,象征丰收和美好。
- 自清华:水清木华,意指自然环境的清新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伯鲁,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情,风格清新淡雅,典雅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旅途中观察到的环境与心境的交融。
诗歌鉴赏:
《抵哈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乡土情怀。首句“万木伊州道”描绘了一条树木繁茂的道路,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的生机,给人以清新之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寒冷的城池和隐约可见的白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表现出冬日的静谧。古戍与黄花的交融,带出了一种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感,使得诗歌更具深度。
接下来的描述中,铁梗的千年柳和金盘的五色瓜,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丰收的喜悦。最后两句“回乡本饶沃,水木自清华”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与归属感。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富有哲理的审美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木伊州道:描绘道路两旁树木繁茂的景象。
- 垂条拂客车:柳条轻拂经过的客车,体现出一种温柔与闲适的环境。
- 寒城隐白雪:寒冷的城市中白雪若隐若现,营造出冬季特有的氛围。
- 古戍访黄花:古老的城堡中,有人寻访盛开的黄花,暗示着对历史的追忆。
- 铁梗千年柳:形容柳树的坚韧与长寿,象征生命的顽强。
- 金盘五色瓜:盛放的瓜果色彩斑斓,暗示丰收与美好生活。
- 回乡本饶沃:回到家乡,土地丰饶,意味着安宁与富饶。
- 水木自清华:水清木华,表达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城隐白雪”,通过隐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万木”与“寒城”,“铁梗”与“金盘”,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柳树、白雪、黄花等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的赞叹,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万木:象征着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美好。
- 寒城: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与时光的流逝。
- 古戍: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 黄花: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千年柳:象征着坚韧与长久的生命力。
- 五色瓜:象征着丰收与多彩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城”隐约可见什么?
-
“铁梗千年柳”中,铁梗的柳树象征什么?
-
诗词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历史的怀念
- C. 对家乡的眷恋
答案:
- A. 白雪
- B. 坚韧
- C. 对家乡的眷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与《抵哈密》:
- 主题: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乡土情怀。
- 风格:王维的诗更偏向于禅意,而宋伯鲁的诗则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