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

《秋日》

时间: 2025-04-30 06:19:47

诗句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

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

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9:47

原文展示: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
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
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白话文翻译:

池水尚存,却已寥落;窗下的阳光,悠然地洒落。
袅袅的秋风多么轻柔,槐花刚刚开始结实。
池边有一个独自站立的人,年岁已过四十一。

注释:

  • 池残:池水已经不再丰盈,形容水面萧条。
  • 寥落水:水面稀疏,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
  • 悠扬日:阳光洒在窗下,显得宁静而舒适。
  • 袅袅秋风:形容轻柔的秋风,带来凉爽的气息。
  • 槐花半成实:槐树的花开始结果,意味着秋天的成熟。
  • 独立人:独自站立的人,表示孤独和沉思。
  • 年来四十一:表示人已过中年,暗含人生感悟。

典故解析:

  • 秋风:古代文学中,秋风常常象征着萧瑟和孤独,是一种感伤的自然现象。
  • 槐花:槐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其花和果实常常与丰收、幸福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其诗作常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现实,深受人们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中年时期,诗人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内心感受到孤独和人生的思考。此时的他,对生命、时间的流逝有了更深的体悟,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歌鉴赏:

《秋日》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展现了一个清冷的秋日景象,池水的凋零和窗下的阳光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映射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还隐喻着人生的成熟与收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槐花的果实象征着人生的积累与沉淀。

最后一句“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则将视线从自然景物转向了人,与前面的景象形成对照。这位四十一岁的独立者,站在秋日的氛围中,似乎在思索着自己的过往与未来。这种孤独感与沉思的情绪,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深邃,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池残寥落水:描绘池水的萧条,营造出一种沉寂的秋日氛围。
  • 窗下悠扬日:阳光透过窗户洒下,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袅袅秋风多:轻柔的秋风拂过,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 槐花半成实:槐花开始结果,象征着秋天的丰收。
  • 下有独立人:暗示诗人对自我的思考与反思。
  • 年来四十一:表达生命的流逝和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池水的残缺比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秋风的“袅袅”,使自然显得生动。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与生命的沉淀,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思索。

意象分析:

  • 池水: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 阳光:代表温暖与希望,尽管在秋日的冷意中显得微弱。
  • 秋风:象征着变化和成熟,带来思考的氛围。
  • 槐花:代表丰收和人生的积累,寓意深厚。
  • 独立人:象征个体的孤独与内心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池残”指的是什么? A. 池水丰盈
    B. 池水干枯
    C. 池水萧条

  2. “袅袅秋风多”中的“袅袅”用来形容什么? A. 风的温暖
    B. 风的轻柔
    C. 风的猛烈

  3. 诗中独立的人代表了什么? A. 孤独与思考
    B. 快乐与幸福
    C. 忙碌与疲惫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秋思》 by 张籍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萧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 张籍的《秋思》则更加强调了离愁别绪,与白居易的孤独思考形成对比,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传记二首 其二 送吴元茂丞浦江 癸亥日泊舟吴会亭 好事近 赏海棠三绝 福胜阁 题记事册 田舍 催租行 怀古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筮营 回路 文质彬彬 雷嗔电怒 贪杀 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矛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酒朋诗侣 骊龙颌下取明珠 金字旁的字 救急 还翰 不堪回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