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时间: 2025-05-05 23:35:17

诗句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5:17

原文展示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作者:白居易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


白话文翻译

我生病时喜欢在凉爽的枕席上躺着,太阳已经高悬,我还没有起床。我的兄弟们呼唤我起床,今天是重阳节。起身登上西原山远望,心中感到开阔和畅快。我们搬到菊花丛中,糕点和酒水都已摆好。虽然没有乐器相伴,但歌声和笑声自然而然地从心中发出。白天还没有完全过去,我的脸已经因酒而微微发红。酒酣畅之后,四面眺望,天地宽广无边。天地存在已久,而人活几时?请看山下的小村庄,村民们生死不息。一个村子有四十家,哭声和葬礼几乎没有空闲的日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在这良辰美景中欢聚一堂。


注释

  • 病爱:病中偏爱,形容作者因病而喜爱在凉枕上休息。
  • 重阳节:指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敬老节日,也是登高、赏菊的日子。
  • 西原:西边的原野,指作者登高的地点。
  • 菊丛:指盛开的菊花,象征长寿。
  • 颜酡:面颊微红,多指因饮酒而面色红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关注社会民生,常以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聚。诗中描绘了作者和兄弟们在节日聚会中的欢愉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登西原宴望》是一首充满人情味和哲理的诗。诗的开头以“病爱枕席凉”引入,展现了作者因病而不得不起床的状态,带来了一种轻松的、略显无奈的氛围。随着兄弟们的召唤,作者终于起身,登高望远,经历了从病态到参与欢乐的转变。

诗中通过对重阳佳节的描绘,展现了团聚的温馨与快乐。“移座就菊丛”一句,既体现了节日的传统,又增添了自然的美感,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长寿,正契合了重阳节的主题。

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虽然没有音乐,但“歌笑随情发”,表现了一种自然流露的欢快情感,生动地展示了朋友之间的亲密与欢乐。在饮酒的氛围中,作者观察到天地的广阔和人生的短暂,进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在欢聚的同时也不禁感慨人生的无常。

最后,通过对村庄的描绘,作者将个人的欢乐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村民们的生死相依、哭葬无休,反衬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在这句中,作者提醒朋友们珍惜当下,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承载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既有欢聚的欢愉,也有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爱枕席凉:因病而偏爱在凉爽的枕席上休息,表现出一种懒散的状态。
  2. 日高眠未辍:太阳已经高挂,我还未起床,传达出悠闲的意境。
  3. 弟兄呼我起:兄弟们呼唤我起床,表明重阳节的团聚。
  4. 今日重阳节:强调节日的特殊性。
  5. 起登西原望:起身登上西原,向远处眺望,象征着开阔的视野。
  6. 怀抱同一豁:心中感到开阔与畅快。
  7. 移座就菊丛:搬到菊花丛中,享受自然之美。
  8. 糕酒前罗列:糕点和酒水已经摆好,营造出喜庆的氛围。
  9. 虽无丝与管:虽然没有乐器伴奏,但气氛依然热烈。
  10. 歌笑随情发:歌声和笑声自然而然地流露。
  11. 白日未及倾:白天尚未过去,时间流逝的感觉。
  12. 颜酡耳已热:因饮酒而微微脸红,表现出饮酒的愉悦。
  13. 酒酣四向望:酒酣畅之后,四处眺望。
  14. 六合何空阔:天地广阔无比,表达对自然的赞叹。
  15. 天地自久长:天地存在已久,反思时间的永恒。
  16. 斯人几时活:人活几时,感慨生命的短暂。
  17. 请看原下村:提及村庄,指出社会的现实。
  18. 村人死不歇:村民们生死相依,生活的艰辛。
  19. 一村四十家:一个村子有四十家,呈现出真实的生活场景。
  20. 哭葬无虚月:葬礼几乎没有空闲的日子,反映了哀痛的现实。
  21. 指此各相勉:互相勉励,强调团结友爱。
  22. 良辰且欢悦:在这美好的时光中欢聚,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白日未及倾”及“酒酣四向望”等描写,形象地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饮酒的欢愉。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聚会,表现了人们在欢庆中的愉悦,同时也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深思,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长寿与坚韧,体现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 :代表欢乐和聚会的气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村庄:象征着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生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 A. 登高
    • B. 赏梅
    • C. 祭祖
    • D. 迎春
  2. 诗中提到的“菊丛”象征什么?

    • A. 短暂
    • B. 长寿
    • C. 哀伤
    • D. 喜悦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生活的单调
    • B. 生命的无常与欢聚的珍贵
    • C. 乡村的美丽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 杜甫《登高》:描写秋天的感受,反映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白居易的诗多以平易近人、关注生活为主,而王维则更多体现出山水的意境与哲理。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同题材下的不同处理方式,白居易侧重于人际关系与生活感悟,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四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三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二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一 大行皇帝挽诗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十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九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八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七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如出一口 懊悔无及 门字框的字 樵子 包含坏的成语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一逢掖 绥亿 启导 津关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牙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走头无路 卝字旁的字 复蹈前辙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驾肩接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