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代春赠

《代春赠》

时间: 2025-05-02 04:39:24

诗句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9:24

原文展示: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白话文翻译:

山峦吐出晴空中的云雾,河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辛夷花洁白,柳树的枝条呈现出金黄的色彩。
但愿你不要只把这里的景色看作是江西的情怀,
因为这里的风景,与你所思念的帝乡又有何不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吐:山峦吐出,形容山中的云气。
  • 晴岚:晴天的云雾。
  • 辛夷:一种花,通常指的是木兰花。
  • 柳梢:柳树的枝条。
  • 江西意:指的是对江西风景的特有情感。
  • 帝乡:指的是故乡或理想中的家园。

典故解析: “帝乡”常用来指代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地,通常也与故乡或朝廷相关联,在唐代诗歌中常常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关注民生的主题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代春赠》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春季,诗人寄情于自然,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反映出他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

诗歌鉴赏:

《代春赠》是一首描写春日美景的诗,首句“山吐晴岚水放光”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诗中提到的“辛夷花白柳梢黄”,则是对春日生机盎然的进一步描绘,表现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诗人劝诫对方不要将这幅美景简单地与江西的风光相比较,实际上这里的风景与故乡的帝乡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思考,体现了白居易一贯的诗风:简洁而意蕴深远。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把眼前的美景与故乡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深切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个诗句充满了思索和哲理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吐晴岚水放光:描绘了山峦在晴空下的清晰轮廓,水面因阳光而闪耀,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面。
  2. 辛夷花白柳梢黄:辛夷花的洁白与柳树的金黄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色彩的丰富。
  3. 但知莫作江西意:诗人希望对方不要仅仅将此地的风景与江西的情感相联系,表达对地方情感的深思。
  4. 风景何曾异帝乡:进一步强调这里的美景与故乡的帝乡并无太大区别,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吐晴岚”与“水放光”形成对称的意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情感的寄托,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反问:通过“何曾异帝乡”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故乡情感的思索,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体验,体现了“心随景动”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与水:象征自然的永恒与变化。
  2. 辛夷花:代表春天的希望与美好。
  3. 柳梢: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4. 帝乡: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辛夷花”是什么颜色?

    • A) 红色
    • B) 白色
    • C) 黄色
    • D) 蓝色
  2. 填空题:诗中“山吐晴岚”表达了__的自然美景。

  3. 判断题:诗人认为这里的风景与江西的风景有很大的区别。 (对/错)

答案

  1. B) 白色
  2. 清新明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代春赠》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有对春天的描写,但白居易更侧重于自然的美,而杜甫则在春天的美景中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相关查询

西塞风雨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和子由四首 送春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答吕梁仲屯田 残句岁寒冰冷天地闭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 送南屏谦师,并引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刮肠洗胃 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修哀 斗字旁的字 行己有耻 莺歌燕舞 釆字旁的字 功不补患 宣烈 追福 万事如意 兴妖作崇 闿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