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8:41
春江闲步,赠张山人
白居易 〔唐代〕
江景又妍和,牵愁发浩歌。
晴沙金屑色,春水麹尘波。
红簇交枝杏,青含卷叶荷。
藉莎怜软暖,憩树爱婆娑。
书信朝贤断,知音野老多。
相逢不闲语,争奈日长何。
春天的江边景色愈加妩媚动人,因思念而发出的悠扬长歌。阳光照耀下的沙滩闪烁着金色的光辉,春水轻轻荡漾,似乎带着尘埃的波纹。红色的杏花交错着绽放,青色的荷叶卷起嫩叶。坐在柔软的草地上,心中怜惜着这温暖,靠在树下欣赏那摇曳的树影。书信已与朝廷的贤者断绝,能够倾诉心声的知音反而多是在乡野中的老人。相逢之际无话可聊,唯有叹息日子漫长无尽。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而著称,善于描写生活及抒发情感。他的作品覆盖了多种题材,尤其是社会、政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身心俱疲、对官场失望之际,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表现出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
《春江闲步,赠张山人》是一首描绘春日江边美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以“江景又妍和”引出春日的美丽,给人一种清新、和谐的感觉。接着用“晴沙金屑色,春水麹尘波”描绘江水与沙滩的细腻变化,呈现出春天特有的明媚与生机。红杏和青荷的意象交替出现,形成了春天的色彩对比,表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诗中“藉莎怜软暖,憩树爱婆娑”描绘了诗人放松的状态,似乎在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接着,诗人转向个人的情感世界,感慨“书信朝贤断,知音野老多”,表达了对当年朋友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最后一句“相逢不闲语,争奈日长何”更是点出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白居易在生活的闲适中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这首诗使用了比喻(如“晴沙金屑色”)、对仗(如“红簇交枝杏,青含卷叶荷”)、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江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书信朝贤断”意指什么?
A. 诗人忙于政务
B. 诗人与朋友失去联系
C. 诗人写信给知音
D. 诗人辞官归隐
诗中“藉莎怜软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喜爱
C. 对友谊的珍视
D. 对官场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