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9:56
长江天下险,涉者利名驱。
二公访贫交,过之如坦途。
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
相见乃大笑,命歌倒金壶。
同年三百人,太半空名呼。
没者草自绿,存者颜无朱。
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区区。
莫竞贵高路,休防谗嫉夫。
孔子作旅人,孟轲号迂儒。
吾辈不饮酒,笑杀高阳徒。
长江是险要的地方,涉水而过的人多为了名利。
两位朋友来访,交情深厚,走过这里如同走在平坦的道路上。
风浪虽然可怕,但忠诚和信义自然会得到上天的庇护。
相见时我们开怀大笑,歌声响起,酒壶倾倒。
同年的人有三百个,然而大多数只是空有名号。
去世的人草木自青,活着的人却面容憔悴。
若功名真的在天上,何必在心中斤斤计较。
不要争着走那高贵的路,也不要防备谗言和嫉妒。
孔子曾是旅人,孟子被称为迂腐的儒者。
我们这一辈人不喝酒,嘲笑那些追逐高阳的人。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仲淹,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范仲淹以其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而闻名,尤其是其《岳阳楼记》被后人广泛传颂。
此诗作于范仲淹与友人魏介相聚丹阳之时。两人同年,彼此有着深厚的友谊。诗中反映了他们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是一首表现友谊与人生哲理的诗。诗的开头用“长江天下险”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险恶的环境中。然而,作者通过“二公访贫交,过之如坦途”表达了真正的友谊可以使人生路径变得平坦。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
在中间部分,作者提到“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强调了在生活的风浪中,忠诚和信任是支撑人生的根本。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随后提到的“同年三百人,太半空名呼”则揭示了社会上许多人空有名号却没有实质。这个观点引发了对功名的思考,“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区区”,似乎在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名利。最后的几句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主张,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语句通顺,意蕴深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与对名利的淡泊,体现了范仲淹的人生哲学和豁达心态。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友情的珍贵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范仲淹通过对比与反思,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倡忠诚与信义,呼吁人们珍惜眼前的友情,而不是盲目追逐名利。
诗中提到的“二公”指的是谁?
A. 孔子和孟子
B. 范仲淹和魏介
C. 李白和杜甫
“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区区”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志向远大
B. 不必执着于名利
C. 追求功名是人生的目标
诗中提到的“长江”象征什么?
A. 友谊
B. 险恶的环境
C. 名利
可以将《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