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32:09
原文展示:
不把渔竿不灌园,策筇吟绕绿芜村。得争野老眠云乐,倍感闽王与善恩。鸟趁竹风穿静户,鱼吹烟浪喷晴轩。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
白话文翻译:
我不拿着渔竿也不去灌溉园子,只是拄着拐杖在绿草丛生的村庄里吟咏漫步。能够与野老一起享受云眠的乐趣,更加感受到闽王给予的善意和恩惠。鸟儿趁着竹林中的风穿过安静的门户,鱼儿在烟波中吹起浪花喷向晴朗的轩窗。有谁能买下我这种安于贫困的趣味呢?即使百万黄金也无法衡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田园隐逸为主,表达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同时也透露出对某位恩人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乐趣。首句“不把渔竿不灌园”即表明了诗人不问世事,只愿享受自然之美的态度。随后的“策筇吟绕绿芜村”进一步以行动展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诗中“得争野老眠云乐”一句,用“眠云”形象地比喻了隐居的安逸,而“倍感闽王与善恩”则透露了诗人对某位恩人的感激之情。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鸟趁竹风穿静户”和“鱼吹烟浪喷晴轩”,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宁静与和谐。结尾的“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珍视,认为其价值远非金钱所能衡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居生活的宁静与乐趣,以及对自然和恩人的感激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珍视和对其价值的肯定。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策筇”指的是什么? A. 拄着拐杖 B. 拿着渔竿 C. 灌溉园子 D. 吟咏诗歌 答案:A
诗中的“眠云”比喻什么? A. 隐居的安逸 B. 云游四方 C. 睡觉 D. 看云 答案:A
诗中的“闽王”指的是什么? A. 闽国的国王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恩人 D. 诗人的邻居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