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20
小车山畔路。炊烟弄晓,短亭笼雾。病叶辞秋,愁点镜波蘋浦。断梦重寻驿枕,恍人在琐窗朱户。休恨阻。袖寒天远,凄清如许。庾信近日愁多,自感旧铭成,厌闻欢语。廿载江湖,莫把游踪重数。尘事劳劳未已,更谁倩残蛩声诉。窥碧宇。丝丝袅空灵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在小车山旁的小路上,炊烟在清晨的雾霭中摇曳。病叶随秋而去,愁绪在水波荡漾的蘋浦上浮现。梦中断片的思绪回到了驿站的枕边,似乎在一个小窗户的红色大门后,有人正恍惚地出现。不要怨恨阻碍,寒风袖口冷得如此,清冷的气息在周围弥漫。庾信最近的愁思更加沉重,往昔的铭文也显得无奈,厌倦了欢声笑语。二十年的江湖漂泊,不要再去计算游历的足迹。世间的繁忙依旧未止,还有谁来借着残留的蟋蟀声倾诉?窥视那碧蓝的天空,细雨如丝般轻盈飘落。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风格细腻而富有哲理。
《玉漏迟》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恰逢秋冬交替之际,诗人内心的忧伤与自然的萧瑟情景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玉漏迟》以清晨的景象为切入点,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诗的开头,小车山畔的道路与炊烟交织,构建出一个静谧而清新的环境,然而这种宁静却掩盖着诗人的内心愁绪。诗人以“病叶辞秋”来表现季节的更迭,暗喻生命的无常。愁绪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通过“镜波蘋浦”的意象,深刻地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与共鸣。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梦境,以及在小窗户后的恍惚身影,似乎在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怀念。而“袖寒天远,凄清如许”则突出了一种无助的孤独感,在这寒冷的天际,诗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凄凉。
诗的后半部分更是引人深思,庾信的愁苦与自己的共鸣,仿佛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二十年的江湖经历,诗人似乎已经厌倦了世俗的喧嚣,宁愿在细雨飘洒中,寻找那份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忧伤的世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展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以清晨的景象引入,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与内心之间的矛盾,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人在细腻的情感中探索生命的意义。
诗中提到的“庾信”是哪个历史时期的诗人?
诗人用“病叶辞秋”来表达什么情感?
“休恨阻”中的“阻”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