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眼医婆罗门僧

《赠眼医婆罗门僧》

时间: 2025-05-07 19:43:04

诗句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3:04

赠眼医婆罗门僧

原文展示: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白话文翻译:

三秋时节,眼睛因思念而感到伤痛,整日以泪水洗面,觉得前路艰难无望。
如今双眼渐渐模糊,年纪轻轻却像个老翁。
看着红色的东西逐渐变为绿色,连阳光也羞于直视。
师傅拥有高明的治疗技术,为什么还不能让我重见光明呢?

注释:

  • 三秋:指秋天的三个月,暗含时光流逝,感叹岁月。
  • 伤望眼:伤感于看不到的情景,表达内心的忧伤。
  • 哭途穷:形容长途跋涉的辛苦,带有无奈和哀伤。
  • 朱渐成碧:朱红色渐渐变为青绿色,象征景物变化,也可引申为心境的变迁。
  • 金篦术:指高明的治疗眼疾的技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湘江,生于772年,卒于842年。他在诗词创作上追求自然与真实,风格清新、淡雅。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禹锡晚年,他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困顿,眼疾加重,借此诗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眼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伤感的口吻开篇,描绘了诗人因眼疾而产生的种种感受。诗的前两句通过“伤望眼”和“哭途穷”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失落。眼疾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加深了他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则将眼疾与年纪相结合,呈现出一种“老而无所依”的孤独感。后半部分通过“看朱渐成碧”描绘了眼前景物的变化,暗示着诗人心境的波动,而“羞日不禁风”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不安。最后一句提到的“金篦术”表达了对治愈眼疾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失望。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秋伤望眼”:秋天的伤感,让人想起无法看到的美景。
    • “终日哭途穷”:整天流泪,感到生活没有希望。
    • “两目今先暗”:眼睛逐渐看不见,暗示衰老的感觉。
    • “中年似老翁”:年纪并不大,却感到心态老成。
    • “看朱渐成碧”:看到的色彩变化,象征心情的转变。
    • “羞日不禁风”:连阳光也因诗人的情绪而感到羞愧。
    • “师有金篦术”:治眼疾的医生有高明的技术。
    • “如何为发蒙”:却无法帮助自己重见光明。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通过色彩的变化和自然现象的感受,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对眼疾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眼疾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秋天: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眼睛:象征着感知与希望,眼疾则代表着失去希望的无奈。
  • 红与绿:色彩的变化表达了心情的波动与世界的变化。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篦术”是指什么?
      • A. 一种医术
      • B. 一种工艺
      • C. 一种武器
    2. 诗人感到伤感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人通过哪种颜色的变化表达心情?
      • A. 红色变黄色
      • B. 朱红变碧绿
      • C. 黑色变白色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诗词对比

    • 刘禹锡的《赠眼医婆罗门僧》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是对生活的思考,但刘禹锡更多的是对自身困境的感慨,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诗一首 诗三首 诗三首 上元雨 题朝阳岩 题所居 野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水字旁的字 照章办事 忤奴 凵字底的字 杀一利百 繁剧 猪头三牲 月明如水 羊字旁的字 难进易退 降颜屈体 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惑的成语 文质斌斌 玄胎 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