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6
始闻秋风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昔看黄菊与君别,
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
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
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
为君扶病上高台。
我曾在秋天时与你别离,今天却听到蝉鸣而想起你。五个夜晚的秋风轻拂,使我在枕边感受到你的存在,一年过去了,你的容颜依然在镜中显现。马儿思念草原,因而掀起毛发,雕鸟在高空中睁开惺忪的睡眼。天地之间清肃,目之所及令人神往,我愿为您扶病登上高台。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愚溪,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为人清白正直,才华横溢,著有《刘梦得集》。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刘禹锡的晚年,正值他贬谪期间,面对离别和孤独,情感愈发强烈。诗中通过对秋风和蝉鸣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始闻秋风》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感伤的诗。诗中,刘禹锡用秋天的黄菊和蝉鸣引出了对故人的回忆,展现了他对过去的留恋。诗的开头“昔看黄菊与君别”一语,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今听玄蝉我却回”则通过蝉的鸣叫引发了他对往事的追忆,蝉声成为了思念的媒介。
在情感的表达上,刘禹锡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马思边草拳毛动”与“雕眄青云睡眼开”,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也暗含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天地肃清堪四望”为结,表现出一种苍穹之下的清明与渴望,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对生活的执着。同时,诗中对景物的生动描写与深刻情感的结合,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离别
C. 夏天的热情
答案:B
“五夜飕飗”中的“飕飗”是什么意象?
A. 大雨
B. 秋风
C. 春风
答案:B
诗人愿意为谁“扶病上高台”?
A. 自己
B. 故人
C. 亲人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