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2:28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刘禹锡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
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
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
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对自己的诗句感到羞愧,无法与那些杰出的作品相比,曾经与才子们一起游玩。吴宫的芙蓉已然凋谢,边塞的明月徒然让人感到秋天的悲凉。即便在洛阳自称官吏的傲慢,我也难以掩盖河上对诸侯的苦心。面对石渠的书籍,我甘愿接受岁月的老去,关外的杨公是否安稳呢?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君,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社会百态,常有强烈的现实感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作于唐代,恰逢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心境沉重,故作此诗以寄托其怀念与感慨。诗中表露了对才华的自我否定与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我反思及对历史与社会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章句惭非第一流”自谦,流露出对当时杰出才子们的羡慕与敬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卑与挣扎。
接下来的“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以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的手法,传达出诗人对逝去美好与现实苦境的感慨。特别是“边月”和“芦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孤独的思念,后者则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
在后半部分,诗人又讲述了自称“傲吏”的苦楚,表达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无奈,刻画了一个在官场上挣扎的人物形象。最后一句“关外杨公安稳不”,不仅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哲理性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展现了刘禹锡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刘禹锡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吴宫”主要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美丽
C. 战争
D. 知识
诗人对自己的诗句有何感受?
A. 自信
B. 羞愧
C. 骄傲
D. 无所谓
“边月空悲芦管秋”中,芦管象征什么?
A. 官职
B. 孤独与悲凉
C. 繁华
D.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