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5:56
水龙吟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石城潮打千秋,消磨不尽还相逗。闲云无定,野水长萦,缤纷绕岫。古古今今,朝朝暮暮,如何参透。叹依然风景,茫茫交集,但凭得秋容瘦。看取婵娟秋色,西风摇落应怜否。碧天空阔,寒烟无数,怨砧凄漏。把杯邀月,醉浓秋极,情同苦酒。怅幽山丛桂,飘残何处,断香盈袖。
这首诗描述了时光流转与自然景色的变幻。石城的潮水冲击着千秋的岁月,尽管岁月无情,却依然与自然相互交织。闲散的云彩无定,野外的水流蜿蜒,色彩纷呈环绕着山岚。纵使古今朝夕交替,仍然难以参透其中的意义。感叹眼前的风景依然交错,时光恍惚,只有秋天的容颜是那么瘦弱。看看皎洁的月色,西风吹落的秋叶,是否应当令人怜惜。碧蓝的天空宽广无边,寒冷的烟雾缭绕,似乎在怨恨凄凉的时光流逝。举杯邀月,在浓厚的秋意中醉倒,似乎感情就像那苦酒一样难以下咽。惆怅于幽静的山间桂花,残香飘散何处,竟让人袖中满是香气的失落。
作者介绍:沈宜修是明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沈宜修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慨。
《水龙吟》以其细腻的思维和深刻的情感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诗的开篇通过“石城潮打千秋”引入,设定了一个变化万千的自然场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闲云无定”“野水长萦”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不可捉摸的感慨。
在诗的中段,诗人转向对秋天景色的描绘,通过“秋容瘦”和“西风摇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怀恋。尤其是“把杯邀月,醉浓秋极”,将酒与月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感悟。在最后,诗人以“怅幽山丛桂,飘残何处,断香盈袖”收尾,余味悠长,留下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流逝、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无情的感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城潮”象征什么?
“碧天空阔”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用什么来比喻人生的苦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宜修的《水龙吟》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以月亮为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沈宜修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时间的感慨,而李白则突出酒与月的关系,表现出洒脱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