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8:46
子直晋昌李花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与愁苦。诗中提到的“吴馆”与“秦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点,代表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诗人感叹在这轻盈的绡帕中,谁能解开其中的情感?花香在空气中弥漫,似乎先于人们的感知。月光下,谁没有姊妹?云间,也有理想中的君子。最后,诗人看到酒樽前轻轻飘荡的酒,愁苦的情感愈发加深。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人的代表之一。其诗风独特,情感细腻,常常蕴含深意,多用典故,语言华美,善于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仕途不顺,诗人常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李商隐的《子直晋昌李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通过吴馆、秦台等地名,引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个轻柔而又略带忧伤的基调,吴馆的温暖与秦台的熏风,构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在诗的中间部分,提到的“绡轻谁解卷”,使人联想到那轻盈的丝绸,象征着诗人无法解开的情感纠葛。香气的飘散,似乎在提醒着读者,虽然美好而令人向往,但终究是难以触及的。
最后两句的“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则是情感的高潮,酒樽前的飘荡代表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在这些意象的交织中,李商隐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了社会的动荡与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馆”象征什么?
“绡轻谁解卷”中的“绡”指的是什么?
诗中“愁极客襟分”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商隐的《子直晋昌李花》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李商隐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忧虑与对兄弟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