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直晋昌李花(得分字)

《子直晋昌李花(得分字)》

时间: 2025-05-03 21:38:46

诗句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8:46

原文展示

子直晋昌李花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与愁苦。诗中提到的“吴馆”与“秦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点,代表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诗人感叹在这轻盈的绡帕中,谁能解开其中的情感?花香在空气中弥漫,似乎先于人们的感知。月光下,谁没有姊妹?云间,也有理想中的君子。最后,诗人看到酒樽前轻轻飘荡的酒,愁苦的情感愈发加深。

注释

  • 吴馆:指吴地的酒馆,这里象征着聚会和欢聚的场所。
  • 秦台:古代秦国的台榭,代表了历史的典雅和美丽的景致。
  • :一种轻薄的丝织物,常用来形容轻柔的感觉。
  • 香异:指花香的不同,暗喻各自的独特和不可复制。
  • :姐妹的意思,表达对亲情的思念。
  • :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心中理想化的人。
  • 樽前:指酒樽前,象征着饮酒作乐的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人的代表之一。其诗风独特,情感细腻,常常蕴含深意,多用典故,语言华美,善于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仕途不顺,诗人常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子直晋昌李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通过吴馆、秦台等地名,引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个轻柔而又略带忧伤的基调,吴馆的温暖与秦台的熏风,构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在诗的中间部分,提到的“绡轻谁解卷”,使人联想到那轻盈的丝绸,象征着诗人无法解开的情感纠葛。香气的飘散,似乎在提醒着读者,虽然美好而令人向往,但终究是难以触及的。

最后两句的“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则是情感的高潮,酒樽前的飘荡代表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在这些意象的交织中,李商隐不仅表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了社会的动荡与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馆何时熨:诗人回忆在吴地的酒馆中,何时能再次有那种温暖的时光。
  2. 秦台几夜熏:在秦台的夜晚,是否还能感受到那种温暖的熏风。
  3. 绡轻谁解卷:轻薄的绡帕,谁能解开其中的情感和思绪。
  4. 香异自先闻:花香在空气中飘散,似乎早于人们的感知而存在。
  5. 月里谁无姊:月光下,谁没有自己的姊妹,暗示对亲情的思念。
  6. 云中亦有君:在云间,也有理想中的君子,表达对理想伴侣的渴望。
  7. 樽前见飘荡:在酒樽前,看见酒轻轻地飘荡,象征着内心的愁苦。
  8. 愁极客襟分:愁苦已经到了极点,让人感到无从承受。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使用了比喻,借用“绡轻”来表现情感的轻盈与难以捉摸。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句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花香赋予了“异”的特性,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独特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馆:代表欢聚与流连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回忆。
  • 秦台:古典美的象征,代表历史的典雅。
  • :象征轻柔与细腻,代表诗人的情感。
  • :象征思念与孤独,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
  • :象征饮酒作乐,也暗示着内心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馆”象征什么?

    • A. 酒馆
    • B. 学校
    • C. 花园
    • D. 寺庙
  2. “绡轻谁解卷”中的“绡”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丝织物
    • D. 一种食物
  3. 诗中“愁极客襟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悲伤
    • D. 疲惫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商隐的《子直晋昌李花》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李商隐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忧虑与对兄弟的关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著作

相关查询

湘弦怨 空城雀 临池曲 长安羁旅行 杂曲歌辞。车遥遥 杂曲歌辞。灞上轻薄行 杂曲歌辞。妾薄命 与二三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 懊恼 游终南龙池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風字旁的字 超前轶后 归马放牛 鼠字旁的字 隐昧 血字旁的字 濡润 工字旁的字 避繁就简 全图 日内瓦命名法 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贵壮贱老 螳臂扼辙 乛字旁的字 局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