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09
水龙吟•蛇莓山观瀑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望中草密花秾,海天别有宜春苑。
浓阴如幕,炎曦不到,云连峰断。
百折雕盘,九霄鹤唳,碎英千片。
问何人手抉,银河直泻,寒光动,龙蛇变。
衫袖濛濛雨溅。咽危崖奔车雷转。
空明一镜,蛮熏未冷,瘴尘初浣。
沟水东西,梦中秋老,坠红流怨。
乍瓜棚小坐,茶烟静袅,意翛然远。
在我所望见的地方,草木繁茂,花儿鲜艳,仿佛是海天之间的一个宜春苑。
浓密的阴影如同天幕,炎热的阳光无法照射到这里,云雾连绵,峰峦似断。
山路曲折,雕刻般的盘旋,九天之上的鹤声鸣叫,满地散落着花瓣。
不知是谁的手,拂动银河,水流直泻而下,寒光闪烁,宛如龙蛇在变化。
我的衣袖被细雨打湿,仿佛听到雷声在危崖上回响。
清澈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空气中还残留着微微的湿气,瘴气刚刚被洗净。
沟水从东西流过,梦中又回到秋天,红叶纷飞,流露出无尽的怨愁。
在瓜棚下小坐,茶烟袅袅升起,心中意境悠然自得,远离尘世的喧嚣。
陈匪石(约1660—1730),名沨,字汝弼,号匪石,晚号独醒,清代诗人。他生活在清代初期,曾任职于地方政府,后隐居于山林,专注于诗词创作。其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和人生哲学。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文人隐居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山水,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纷扰的逃避之情。
《水龙吟•蛇莓山观瀑》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全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草木繁茂、花香四溢的描绘,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浓厚的阴影和无法抵达的阳光,暗示了人世间的种种限制和无法实现的美好。
在描绘瀑布时,诗人采用了“银河直泻”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奔腾与豪放,给人以震撼之感。同时,诗中对“寒光动,龙蛇变”的描写,体现了自然界的流动与变化,传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诗的最后几句回归到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在自然中独坐、静享茶烟的生活状态,显示出诗人心灵的宁静与淡泊。这种对美好自然的欣赏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构成了全诗的核心思想,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宁静与超然的情感基调。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
A. 草木繁茂,花香四溢
B. 沙漠荒凉
C. 冰雪覆盖
D. 城市喧嚣
“银河直泻”形容的是:
A. 瀑布的壮观
B. 星星的闪烁
C. 河流的缓慢
D. 云彩的变化
诗人通过茶烟的描写表达了:
A. 忧愁
B. 宁静
C. 喧闹
D. 激动
答案:
比较陈匪石的《水龙吟•蛇莓山观瀑》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中的宁静与美好,但王维的诗更加强调孤独与哲思,而陈匪石则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