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8:44
水龙吟·世传海有三山
作者:谭处端 〔元代〕
世传海有三山,内藏羽化仙芝草。
秦皇信此,使令徐福,东游蓬岛。
云水风涛浩浩。男女舟中成老。
望仙源缥缈。烟波杳杳。
肝肠断,何时到。堪嗟人迷颠倒。
谩区区空生烦恼。不知自起,妄尘遮碍,先天真宝。
顿悟家缘,掉守清净,无为功了。
得心清意静,性圆丹结,饵仙芝草。
传说大海中有三座仙山,里面藏有能够羽化成仙的灵芝草。秦始皇相信这个传说,派徐福东渡蓬莱仙岛。海面波涛汹涌,男女在船上经历了岁月的流逝。遥望那缥缈的仙源,烟波浩渺,令人心痛,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可惜人们常常迷失自我,生出无尽的烦恼,不明白这一切都是自我造成的,妄想与尘世的遮挡,掩盖了本真的宝藏。一旦领悟到家庭的缘分,便能保持内心的清净,达到无为的境界。得以心清意静,性情圆满,最终能够结成仙丹,服用仙芝草。
谭处端,元代诗人,字士秀,号双松,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元代,善于写诗词,常以道教思想为主题。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传说的吟咏,表现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人生烦恼的思考。
《水龙吟·世传海有三山》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诗作,通过描绘传说中的仙山和追寻长生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诗中以“世传海有三山”引入,立刻勾勒出一个神秘而梦幻的境界,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接着,提到秦始皇和徐福的故事,不仅引入历史典故,还表现出对权力和长生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妄尘遮碍”的思想。诗人通过对人们迷失的感慨,表达了对纷扰世俗的反思,并指出内心清净、无为而治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道教文化中尤为突出,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人生烦恼的反思,以及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清净的境界,体现了道教的思想,强调自然与内心和谐的重要性。
“世传海有三山”中的“三山”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徐福”是为了寻找什么?
诗歌中提到的“妄尘”主要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