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新茶

《赋新茶》

时间: 2025-05-10 07:26:12

诗句

建岭人誇第一纲,湘中热后已先尝。

虽然声价殊官焙,反觉山家气味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6:12

原文展示

赋新茶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建岭人誇第一纲,
湘中热后已先尝。
虽然声价殊官焙,
反觉山家气味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建岭的茶农自夸他们的茶是第一流的,湘中在春季的热潮过后,早已尝到了新茶。虽然商贩的茶价格和品质与官府的茶有所不同,但我反而觉得山里人的茶味更为醇厚、持久。

注释

字词注释

  • 建岭:指的是某个地区的山岭。
  • 第一纲:指的是第一流的茶叶。
  • 湘中:指的是湘江流域,即今湖南省。
  • 声价:声誉和价格。
  • 官焙:官府生产的茶。
  • 气味长:茶的味道持久、醇厚。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官焙”指的是官方制作的茶,通常品质较高,但诗人更倾向于自然、传统的山家茶,表现出对民间手工艺的偏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尤其是对茶文化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茶文化盛行的时期,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地方茶文化的认可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茶的魅力,展现了诗人对新茶的欣赏和对山家茶的向往。首句“建岭人誇第一纲”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茶农的自豪感。接着提及湘中的新茶,诗人在此处展现了对时令茶的关注,表明了他对茶叶品质的独到见解。

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对比了“官焙”和“山家”茶的不同,反映了他对商业化的茶文化的不屑一顾,强调了自然与传统所带来的纯粹的味道。诗人用“气味长”来形容山家茶的持久风味,暗示了他对传统制作工艺的推崇与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建岭人誇第一纲:建岭的茶农自夸他们的茶叶是最好的。
  • 湘中热后已先尝:在湘江流域的春天热潮过后,大家已开始品尝新茶。
  • 虽然声价殊官焙:虽然市场上茶的声誉和价格与官府制作的茶不同。
  • 反觉山家气味长:我反而觉得山里人制作的茶味道更为醇厚、持久。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官府的茶与山家茶进行对比,突出山家茶的优越。
  • 夸张:通过“第一纲”夸张了茶的品质,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传统茶文化的热爱,强调了自然的纯粹和简单生活的美好,反映出对商业化、官僚化的茶文化的质疑和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建岭:象征自然的纯净和山野的淳朴。
  • 湘中:代表茶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新茶: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体现季节的变化和生活的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建岭人誇第一纲”中的“第一纲”指的是什么?

    • A. 第一流的茶叶
    • B. 第一流的酒
    • C. 第一流的米饭
    • D. 第一流的菜肴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气味长”主要是指__

  3. 判断题:诗人认为官府的茶比山家茶更好。 (对/错)

答案

  1. A
  2. 山家茶的持久醇厚的味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唐代陆羽的作品,专门描述茶的性质和饮茶的乐趣。
  • 《茶山云水》:现代诗人对茶文化的进一步探索。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自然、饮品的热爱,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茶文化》:详细介绍茶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
  • 《宋诗三百首》:涵盖了宋代重要诗人的作品,有助于了解李曾伯的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黄循斋 挽故人 挽故人 挽垓山陈宣义 挽伏德华主簿 同存子侄造成莲荡舟中作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送谢方伯赴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燋枯 绞丝旁的字 斗转参斜 海鹘 夕字旁的字 通类 畏影避迹 皮字旁的字 泫然流涕 鱼烂河决 魚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喻结尾的成语 筠梯 论死 火列星屯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