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蓬莱(丁酉春题江州琵琶亭,时自兵间还幕,有焚舟之惊。)

《醉蓬莱(丁酉春题江州琵琶亭,时自兵间还幕,有焚舟之惊。)》

时间: 2025-05-07 19:38:59

诗句

倚栏干一笑,旧日琵琶,何处寻觅。

独立东风,吹未醒狂客。

沙外青归,柳边黄浅,依旧自春色。

极目长淮,晴烟一抹,不堪重忆。

老子平生,萍流蓬转,昔去今来,鸥鹭都识。

拍拍轻舟,烟浪暗天北。

自有乾坤,江山如此,多少等陈迹。

世事从来,付之杯酒,青衫休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8:59

原文展示:

醉蓬莱(丁酉春题江州琵琶亭,时自兵间还幕,有焚舟之惊。)

倚栏干一笑,旧日琵琶,何处寻觅。
独立东风,吹未醒狂客。
沙外青归,柳边黄浅,依旧自春色。
极目长淮,晴烟一抹,不堪重忆。
老子平生,萍流蓬转,昔去今来,鸥鹭都识。
拍拍轻舟,烟浪暗天北。
自有乾坤,江山如此,多少等陈迹。
世事从来,付之杯酒,青衫休湿。

白话文翻译:

倚在栏杆上笑着,想起往日的琵琶,不知在哪里寻觅。独自面对东风,狂客尚未清醒。沙滩外的青山回归,柳边的黄花依旧,春色如旧。极目远眺长淮,晴空中烟雾一抹,让人难以重忆。老夫平生,犹如浮萍漂流,昔日今朝,鸥鸟和鹭鸶都能认得。轻轻拍打着小舟,烟波浩渺向北延展。天地自有其道,江山如此,多少往事成了陈迹。世事一切,都随酒杯而去,青衫不必再湿透。

注释:

  • 倚栏干一笑:依靠栏杆轻笑,表现出一种闲适和自得。
  • 琵琶:一种传统的弦乐器,象征着往日的美好回忆。
  • 狂客:指的是放荡不羁之人,可能是醉酒之人。
  • 极目长淮:远远眺望长江,表现出一种壮阔的景象。
  • 老子平生:自称,表示一种自谦的态度。
  • 萍流蓬转:比喻人生如浮萍漂流,变化无常。
  • 青衫:指的是身穿青色衣衫的人,常指文人或诗人。

典故解析:

“老子平生,萍流蓬转”中的“老子”表明诗人对自己过往人生的反思,萍流和蓬转则出自《庄子》中关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闻名,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丁酉年春,诗人刚从战乱中归来,面临着人生的变迁和对往昔的怀念,情感复杂而深沉。

诗歌鉴赏:

《醉蓬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琵琶的回忆,勾起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思考。诗的开头以“倚栏干一笑”引入,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和淡然心境。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又表达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尤其是“极目长淮,晴烟一抹”的描写,仿佛在描绘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诗中“世事从来,付之杯酒”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接受和释然,也反映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景色,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诗人独立东风,展现出一种孤寂的美,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倚栏干一笑:表现诗人轻松自在的状态。
    • 旧日琵琶:引发对往昔的回忆。
    • 独立东风:强调孤独感。
    • 极目长淮:远望长江,象征着人生的漫长旅途。
    • 老子平生:自谦且富有哲理的自我反思。
    • 世事从来:表明对世事无常的理解和接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萍,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
    • 拟人:让自然景象与人产生共鸣,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加韵律感十足。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琵琶: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 东风:寓意着新的开始与变化。
  • 长淮: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漫长而不可预知。
  • 青衫:代表文人或诗人身份,蕴含着对文化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琵琶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 C. 自然的力量
  2. “世事从来,付之杯酒”中的“杯酒”指代什么?

    • A. 酒的欢乐
    • B. 对生活的放弃
    • C. 对人生的反思
  3. 诗人通过“老子平生,萍流蓬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李曾伯的《醉蓬莱》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多地体现了豪放与洒脱,而后者则是对过往的柔情与感慨。两者在主题上相似,但感情表达与修辞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相关古诗词分析书籍。
  • 《宋诗三百首》选集。
  • 李曾伯生平及作品研究论文。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偕女伴欧琼芝李弱仙邓羽卿过白衣庵 其二 春日偕女伴欧琼芝李弱仙邓羽卿过白衣庵 其一 冬日招彭孟阳寻梅分赋 咏手钏 赠邻姬 夏日山居 东洲病剧寄一笺与孟阳兼附以诗 秋宵病起 落花诗 其三 落花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弃德从贼 镂尘吹影 包含朽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业字旁的字 治世 冻九 马结尾的成语 酒瓮饭囊 一官半职 咽喉要地 瓜纽 出俗 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近时 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