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其三》

时间: 2025-04-26 18:49:31

诗句

桃叶繁枝,杨花满路。

夕阳西下春归处。

梦痕应向梦中寻,觉来惆怅知何处。

淡墨如烟,幽香如雾。

锦书应有珍珠附。

罗衣宽尽不胜愁,开帘怕听黄昏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9:31

原文展示:

桃叶繁枝,杨花满路。
夕阳西下春归处。
梦痕应向梦中寻,
觉来惆怅知何处。
淡墨如烟,幽香如雾。
锦书应有珍珠附。
罗衣宽尽不胜愁,
开帘怕听黄昏雨。

白话文翻译:

桃树的叶子繁茂,杨花洒满了道路。
夕阳西下,春天的归处已然消逝。
梦中的痕迹应该在梦中寻找,
醒来时的惆怅又该去往何方?
淡淡的墨香如烟,幽幽的香气似雾。
信笺上应有珍珠相伴。
宽大的衣衫难以承受心头的愁苦,
打开窗帘又怕听到黄昏时的细雨。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叶繁枝:桃树的叶子长得繁茂,象征春天的生机。
  • 杨花满路:杨树的花随风飘落,满地都是,表现春天的景象。
  • 夕阳西下:夕阳落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 梦痕:梦中留下的痕迹,隐喻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 淡墨如烟:形容墨的颜色淡薄如烟,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幽香如雾:香气轻柔缥缈,如同雾气。
  • 锦书:精美的书信。
  • 珍珠附:信件上应有珍贵的附赠,象征着情感的珍贵。
  • 罗衣:用细软的丝织成的衣服,象征着轻柔的心情。
  • 开帘怕听黄昏雨:打开窗帘却又害怕听到黄昏时的雨声,表现内心的脆弱与忧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夕阳西下”常用来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她的作品往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春天的惆怅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寻。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三》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惆怅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春天的美好与人内心的失落感巧妙结合。开篇的“桃叶繁枝,杨花满路”,生动展现出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场景。然而,随着“夕阳西下春归处”的出现,诗人将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结束结合在一起,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究会消逝。接下来的“梦痕应向梦中寻”,显示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与哀伤。

后半部分的描写中,诗人用“淡墨如烟,幽香如雾”来形容自己的情感状态,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复杂的感受。而“罗衣宽尽不胜愁,开帘怕听黄昏雨”则通过对衣服与雨声的描绘,展现出内心的脆弱与忧愁,似乎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失落的心情。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叶繁枝,杨花满路:通过桃树的繁茂与满路的杨花,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2. 夕阳西下春归处:时间的流逝使得春天渐行渐远,暗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3. 梦痕应向梦中寻:在梦中寻找过去的痕迹,表现对过去的留恋。
  4. 觉来惆怅知何处:醒来后感到惆怅,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强调内心的迷茫。
  5. 淡墨如烟,幽香如雾:以轻柔的墨香与幽幽的香气传达内心的情感,增添情绪的模糊感。
  6. 锦书应有珍珠附:信件上的珍珠象征着情感的珍贵与重要性。
  7. 罗衣宽尽不胜愁:宽大的衣衫无法承载心中的忧愁,表达出内心的沉重。
  8. 开帘怕听黄昏雨:打开窗帘却害怕听到雨声,表现内心的脆弱,对孤独与忧愁的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淡墨如烟”,将墨的颜色与烟相提并论,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通过“梦痕”,赋予梦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对称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过往美好的追忆,表现了人随着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惆怅与孤独感。诗中运用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叶:象征青春、生命的活力。
  • 杨花:象征流逝的时光与美好回忆。
  • 夕阳: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梦痕:对往昔的追忆与思考。
  • 幽香:内心情感的细腻与柔和。
  • 黄昏雨:孤独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叶”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中的“夕阳西下”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时间的无所谓

  3. “开帘怕听黄昏雨”中的“黄昏雨”象征着什么? A. 快乐的时光
    B. 失落与忧愁
    C. 新的开始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文漪的《踏莎行 其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赵文漪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随之而来的惆怅,而李清照则在回忆中更多展现了一种对往昔的深刻思念与不舍。两首作品都在各自的背景下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品味。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赵文漪诗词集》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贺汪觉翁受吉水州判 兹者,? 玉楼春 代和金沧洲韵 竹枝歌 其三 题陈大初画扇 花犯  秋夜 黄慎之自闽见访夜坐对酌怅然有感四首 其一 梁州令 彭泽阻风 长歌续短歌 旅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平旦 夹壮 工字旁的字 造谤生事 歺字旁的字 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攒心 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鼻字旁的字 倾家败产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投其所好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斤字旁的字 忸怩不安 甘酸 苟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