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其二 用石帚韵有赠

《踏莎行 其二 用石帚韵有赠》

时间: 2025-08-02 07:46:49

诗句

窥镜眉低,停筝语软。

樊川梦后重相见。

小屏红烛夜寒多,未春已被春愁染。

心上鸾篦,手中鸳线。

闻声对影愁天远。

谢桥流水梦迢迢,杨花犹欠东风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7:46:49

原文展示:

窥镜眉低,停筝语软。樊川梦后重相见。小屏红烛夜寒多,未春已被春愁染。心上鸾篦,手中鸳线。闻声对影愁天远。谢桥流水梦迢迢,杨花犹欠东风管。

白话文翻译:

在镜子前,眉头微微低垂,悠然停下筝声,轻声细语。樊川的梦中,我们再次相逢。小屏风前,红烛映照着寒冷的夜,春天尚未到来,愁苦的情绪已悄然滋生。心中思念如鸾凤的梳子,手中牵挂如鸳鸯的丝线。听见声音,面对着影子,愁绪更加深远。谢桥边的流水,梦中依然绵延不绝,杨花还需要东风的吹拂。

注释:

  • 窥镜:指照镜子,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的细腻心思。
  • 樊川:指樊川,传说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常用来象征美好回忆或恋情。
  • 小屏红烛:小屏风和红烛,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鸾篦、鸳线:鸾篦是古代一种梳子,鸳线是指鸳鸯所用的丝线,象征着爱情的牵绊。
  • 谢桥:指谢桥,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桥,常见于古诗词中,代表着思念与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1650-1718),字子云,号青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缠绵悱恻的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忆和对世事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二》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词作。全词通过对简单日常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在“窥镜眉低,停筝语软”的开头,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柔情与内心的愁苦。接下来的“樊川梦后重相见”则引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用“小屏红烛夜寒多,未春已被春愁染”来描绘夜晚的寒冷与内心的愁绪,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后面的“心上鸾篦,手中鸳线”则是对爱情的象征性表达,鸾和鸳分别代表着美好的爱情和深切的思念。

最后,诗人以“谢桥流水梦迢迢,杨花犹欠东风管”作为结尾,既是对过去美好瞬间的感慨,也反映出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示了恋人间深沉的情感与无尽的思念,使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窥镜眉低:在镜子前,眉头微微低垂,表现出内心的忧愁。
  2. 停筝语软:轻轻停下筝声,声音柔和,暗示了情感的细腻。
  3. 樊川梦后重相见:在美好梦境中重聚,表现出对往昔的向往。
  4. 小屏红烛夜寒多:夜晚寒冷,小屏风与红烛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5. 未春已被春愁染:春天尚未到来,心中已陷入愁苦。
  6. 心上鸾篦,手中鸳线:鸾篦与鸳线象征着爱情的牵绊与思念。
  7. 闻声对影愁天远:听见声音,面对影子,愁绪更加深远。
  8. 谢桥流水梦迢迢:谢桥边的流水,梦中依然绵延不绝。
  9. 杨花犹欠东风管:杨花需要东风来吹拂,暗示爱情的无奈与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上鸾篦,手中鸳线”,把情感具象化。
  • 对仗:如“心上”与“手中”,形成平衡。
  • 拟人:如“杨花犹欠东风管”,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思念,表达出一种既美好又忧伤的情感。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子:反映内心的情感与忧虑。
  • 樊川:象征美好回忆。
  • 红烛:温暖与孤独的结合。
  • 鸾篦、鸳线:爱情的象征,表达深切的思念。
  • 谢桥流水:美好记忆的流逝与思念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樊川”代表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个美丽的地方
    • C. 一位历史人物
  2. “心上鸾篦,手中鸳线”中,鸳线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的牵绊
    • C. 亲情
  3. 诗中的“谢桥流水”暗示了什么?

    • A. 未来的希望
    • B. 过往的美好与思念
    •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细腻的情感与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郭则沄《踏莎行 其二》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对爱情的细腻描写,但郭则沄更侧重于对往昔的追忆,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癸酉年迎春曲十律 其一 从军行五首 其五 吊步香诗十首 其九 秋日晤失之堂主人王亚丁 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命孚为诗并呈商左山参政谢敬斋尚书 其二 谢安石 杂记十首 廉州杂诗 其十二 娥江下岸田为潮汐冲击今不可垦小民勺水煎卤于上 题杨妃上马娇图 饮酒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捉摸不定 晕淡 洒心更始 一夫荷戟,尤夫趦趄 包含燕的词语有哪些 囹圄生草 鸟字旁的字 风狂雨横 页字旁的字 脱坯 畏而爱之 晷漏 幾字旁的字 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磬其所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