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醇叟崇道之丧未得往哭闻窀穸有期辄赋二章以相挽者 其二

《醇叟崇道之丧未得往哭闻窀穸有期辄赋二章以相挽者 其二》

时间: 2025-05-03 22:38:08

诗句

晚岁浑无事,端居只自如。

冰霜浇块磊,日月老籧篨。

山寺留题墨,晴窗罢卷书。

从今行岳路,忍复过公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8:08

原文展示:

醇叟崇道之丧未得往哭闻窀穸有期辄赋二章以相挽者 其二 张栻 〔宋代〕

晚岁浑无事,端居只自如。 冰霜浇块磊,日月老籧篨。 山寺留题墨,晴窗罢卷书。 从今行岳路,忍复过公庐。

白话文翻译:

晚年生活平静无事,安然自得地居住。 冰霜覆盖着坚硬的石头,日月使竹席变老。 在山寺留下题字,晴朗的窗前放下书卷。 从今往后行走于山岳之路,忍痛不再经过您的居所。

注释:

  • 晚岁:晚年。
  • 浑无事:完全无事。
  • 端居:安然居住。
  • 自如:自然,不受拘束。
  • 冰霜:比喻严酷的环境或考验。
  • 块磊:坚硬的石头。
  • 日月:时间的流逝。
  • 籧篨:竹席。
  • 山寺:山中的寺庙。
  • 留题墨:在寺庙留下题字。
  • 晴窗:晴朗的窗前。
  • 罢卷书:放下书卷。
  • 行岳路:行走于山岳之间。
  • 忍复:忍痛不再。
  • 公庐:指醇叟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为悼念醇叟崇道而作。醇叟崇道可能是张栻的朋友或同道,其去世让张栻感到悲痛,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亲自前往吊唁,故作此诗以表达哀思和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亲自吊唁的遗憾。首联“晚岁浑无事,端居只自如”描绘了晚年平静的生活状态,但这种平静中透露出对友人离世的无奈和哀伤。颔联“冰霜浇块磊,日月老籧篨”运用比喻,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严酷与友人的离世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颈联“山寺留题墨,晴窗罢卷书”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友人离世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尾联“从今行岳路,忍复过公庐”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再见的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岁浑无事,端居只自如。

    • 描述晚年生活平静无事,安然自得地居住。
    • “浑无事”表达了生活的宁静,“端居只自如”则强调了这种宁静的自如状态。
  2. 冰霜浇块磊,日月老籧篨。

    • 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严酷。
    • “冰霜浇块磊”用冰霜覆盖坚硬的石头来比喻严酷的环境,“日月老籧篨”则用日月使竹席变老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3. 山寺留题墨,晴窗罢卷书。

    • 描述在山寺留下题字,晴朗的窗前放下书卷。
    • “山寺留题墨”展现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对友人的怀念,“晴窗罢卷书”则表达了作者在友人离世后的生活状态。
  4. 从今行岳路,忍复过公庐。

    • 表达从今往后行走于山岳之路,忍痛不再经过友人的居所。
    • “从今行岳路”预示了未来的生活方向,“忍复过公庐”则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再见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霜浇块磊”和“日月老籧篨”,通过比喻增强了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 对仗:如“晚岁浑无事,端居只自如”和“山寺留题墨,晴窗罢卷书”,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无法亲自吊唁的遗憾。通过描绘晚年平静的生活状态和具体的场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霜:比喻严酷的环境或考验。
  • 块磊:坚硬的石头,象征坚毅。
  • 日月:时间的流逝,象征生命的短暂。
  • 籧篨:竹席,象征生活的简朴。
  • 山寺:山中的寺庙,象征宁静和超脱。
  • 晴窗:晴朗的窗前,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岳路:山岳之路,象征未来的生活方向。
  • 公庐:友人的居所,象征怀念和无法再见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栻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的“醇叟崇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一位友人 C. 一种道德观念 D. 一种宗教信仰

  3. 诗中的“冰霜浇块磊”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4. 诗中的“从今行岳路,忍复过公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哀伤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理学家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 吕祖谦的《东轩笔录》:记录了南宋文人的生活和思想。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醇叟崇道之丧未得往哭闻窀穸有期辄赋二章以相挽者 其二》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表达了理学家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和无法亲自吊唁的遗憾,而朱熹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学问的追求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张栻全集》:收录了张栻的全部诗文作品。
  • 《宋诗选注》: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了选注和解读。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书事五首 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 重九日中甫子云二兄会别龙山 南柯子(玉簪) 蜡梅二首 方务德侍郎挽词二首 送子云五首 其四 次韵子云春日 送张仲良二首 其一 秋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吸引与排斥 佩紫怀黄 包含坝的词语有哪些 源源而来 朽衰 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角鸟占 肘后 兵慌马乱 包含饷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十清九浊 龝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容纳 毋字旁的字 云合景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