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9:00
原文展示:
上巳日晚登裴台自仲春凡三登 张栻 〔宋代〕
前日看花地,重来对落晖。 雨馀山著色,沙没水初肥。 寒食家家出,残红树树飞。 还同二三子,及此咏而归。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赏花的地方,今天再次来到这里,面对着夕阳的余晖。 雨后的山峦显得更加色彩斑斓,沙滩被淹没,水位初涨。 寒食节家家户户外出,树上残留的花瓣随风飘落。 我与二三好友,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吟咏着诗句一同归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多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上巳日傍晚登上裴台时所作,他自仲春以来已经三次登临此地。诗中描绘了雨后的山色、涨水的沙滩以及寒食节时家家户户外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共赏的愉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上巳日傍晚的景色,通过对雨后山色的描绘和寒食节家家户户外出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的“雨馀山著色,沙没水初肥”一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山峦的美丽和涨水的沙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寒食家家出,残红树树飞”则通过节日的氛围和花瓣的飘落,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最后,诗人以与友人共赏美景、吟咏归去的情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上巳日傍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雨后的山色、涨水的沙滩以及寒食节的氛围,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上巳日”是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什么日子? A. 巳日 B. 午日 C. 未日 D. 申日
“雨馀山著色”中的“著色”是什么意思? A. 增添色彩 B. 减少色彩 C. 改变色彩 D. 隐藏色彩
“寒食家家出”中的“寒食”是指什么节日?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寒食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